[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76329.2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1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东;鲁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英东装潢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6 | 分类号: | E06B1/36;E06B1/60;E06B1/5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凯盛知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2217 | 代理人: | 林志荣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普***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建筑型材,包括矩形体,所述矩形体内部设置空腔且两侧面设置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体的两侧面的任意一面的边线处设置一凸起台。通过所将矩形体围成框架后,利用矩形体上设置的豁口、第一豁口、第二豁口、波纹使其与水泥混凝土牢固地结合一体,提高附着力,克服因建筑物自身发生的应力性沉降所导致框架变形,再通过矩形体上设置的凸起台将雨水、尘土进行遮挡,进而使雨水、尘土不易进入到窗框内,提高了室内的居住环境。矩形体围成框架并与建筑墙体结合后,为窗框的连接夯实了基础,使其窗框不发生变形;同样地,使窗框长期使用时能保持在合理的形变范围,以及提升安装窗框时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型材。
背景技术
对于窗框与建筑物结合来说,常见的技术缺陷是窗框与建筑物结合不牢固,导致雨水顺着窗框与建筑物之间产生的缝隙进入到窗框内,导致窗框密封不严实,易造成窗框内积攒的雨水渗漏至室内,使室内的居住环境受到破坏。
而在传统的建筑技术领域中,窗框与建筑物结合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将窗框与建筑墙体的结合处通过发泡胶填充;然后,再沿着窗框与建筑墙体结合处的缝隙线涂抹耐候密封胶。这种结构早期的确能实现阻隔雨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建筑物自身发生的应力性沉降,外加所涂抹的发泡胶、耐候密封胶的性能失效的作用下,窗框与建筑物结合处就会发生裂缝,该裂缝导致雨水进入到窗框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型材。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矩形体,所述矩形体内部设置空腔且两侧面设置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体的两侧面的任意一面的边线处设置一凸起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所将矩形体围成框架后,利用矩形体上设置的豁口、第一豁口、第二豁口、波纹使其与水泥混凝土牢固地结合一体,提高附着力,克服因建筑物自身发生的应力性沉降所导致框架变形,再通过矩形体上设置的凸起台将雨水、尘土进行遮挡,进而使雨水、尘土不易进入到窗框内,提高了室内的居住环境。
2)、矩形体围成框架并与建筑墙体结合后,为窗框的连接夯实了基础,使其窗框不发生变形;同样地,使窗框长期使用时能保持在合理的形变范围,以及提升安装窗框时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用实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其中,图中采用了断裂画法;
图4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述为A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矩形体; 2-空腔; 3-豁口; 4-凸起台; 5-第一豁口;
6-第二豁口; 7-波纹; 8-水泥混凝土; 9-外墙保温层; 10-窗框; 11-耐候性密封胶; 12-发泡胶; 13-钢钉; 14-钢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提高窗框与建筑物结合的能力,使其能长久地遮挡雨水,使其雨水不渗透至窗框内,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型材,包括矩形体1,矩形体1内部设置空腔2且两侧面设置豁口3,矩形体1的两侧面的任意一面的边线处设置一凸起台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英东装潢装饰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英东装潢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76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剂板卡夹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照明装置的眼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