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用保温隔热玻纤布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68045.9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峰;张园;徐思淳;倪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登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8 | 代理人: | 于本会 |
地址: | 3145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保温 隔热 玻纤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用保温隔热玻纤布,包括玻纤布主体,所述玻纤布主体的上表面贴附有第一聚四氟乙烯层,且第一聚四氟乙烯层的上表面设置有PTFE膜层,所述玻纤布主体的下表面贴附有第二聚四氟乙烯层,且第二聚四氟乙烯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胶质层,在原有管道用保温隔热布料的基础上,对布料的材质进行了优化调整,采用玻璃纤维布作为主体结构,提供良好的抗拉强度、剪切强度,且玻璃纤维本身也具有耐高温能力,玻纤布一面用PTFE服装膜热压复合,PTFE服装膜具有优良的透湿性能,可及时将蒸汽传输到微气候外,防止水蒸汽凝结成液态水,减小水传导热量的可能,薄膜表面虽然密集大量微孔,但风却不能穿透,有效阻止空气对流,进一步进行保温隔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纤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用保温隔热玻纤布。
背景技术
热力管网又称热力管道,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网,而且人们一般会使用一些包装步对管道的外壁进行包裹用以管道保温隔热,避免热能流散。
现有的管道用保温隔热方式仅通过一种简单的布料包裹在管道外壁上实现,由于布料中存在较多的孔隙,因此保温隔热的效果一般,并且传统的布料延展性较差,无法针对不同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包裹。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管道用保温隔热玻纤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用保温隔热玻纤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用保温隔热玻纤布,包括玻纤布主体,所述玻纤布主体的上表面贴附有第一聚四氟乙烯层,且第一聚四氟乙烯层的上表面设置有PTFE膜层,所述玻纤布主体的下表面贴附有第二聚四氟乙烯层,且第二聚四氟乙烯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胶质层;
所述PTFE膜层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微孔;
所述玻纤布主体的上下表面均分布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PTFE膜层表面密集的大量微孔用以阻止空气对流,进一步对玻纤布主体进行保温隔热。
优选的,所述玻纤布主体上表面设置的凸块贯穿安装于第一聚四氟乙烯层的内部,且玻纤布主体下表面设置的凸块贯穿安装于第二聚四氟乙烯层的内部,并且凸块用以增加玻纤布主体与第一聚四氟乙烯层和第二聚四氟乙烯层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玻纤布主体先在聚四氟乙烯浸渍液中浸渍,在℃下烘干烧结,用PTFE膜层单面覆膜,热压温度为℃,压力为.mpa,且PTFE膜层通过热压工艺复合在第一聚四氟乙烯层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浸渍液中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PTFE为份、表面活性剂Triton X为份、分散剂份、纯水份。
优选的,所述玻纤布主体作为主体结构,提供良好的抗拉强度、剪切强度,且玻璃纤维本身也具有耐高温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管道用保温隔热玻纤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68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水稻施肥装置
- 下一篇:新型供电设备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