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回收机组恒压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59190.0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2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曹龙;崔诗佳;张涛;施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K27/00;F04B41/02;F04B35/04;F03D9/25;H02S10/12;F01K3/00;F01K13/00;F28D20/00;F15B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回收 机组 恒压储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量回收机组恒压储能系统,换热器的壳程的一端与导热油储罐相连,换热器的壳程的另一端与蓄热器相连;换热器的管程的一端为分气端,管程的另一端为集气端;压缩机上设置有压缩机进气管路和压缩机出气管路,压缩机出气管路通过第一阀门与换热器的管程的分气端相连;透平膨胀机上设置有透平膨胀机进气管路和透平膨胀机出气管路,透平膨胀机进气管路通过第二阀门与换热器的管程的分气端相连;换热器的管程的集气端通过储气/释气管路与隔膜式恒压储能装置的进出气接口法兰。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压缩空气储存及释放过程保持恒定压力,采用隔膜式恒压变体积储能模式,保证了能量存储及释放过程中的压力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技术技术领域,涉及能量回收机组,具体涉及一种能量回收机组恒压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减碳降碳,节能减排,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主趋势。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也成为破解未来能源问题、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手段。
但是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间歇性,同时目前电网系统的调节能力较差,因此间歇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将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电网的稳定性,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储能技术因其具有削峰填谷、吸纳不稳定新能源电力、维持电网稳定等特点,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推广提供有效途径,已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
储能技术较多,包括机械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但是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目前主要为抽水蓄能及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由于储能介质来源充分,投资可行性高,地域限制性低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发展迅速。
现有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普遍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第一,压力波动大:目前的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多为定容积变压力装置,在储能的时候,压力会随着储存气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释放能量的时候,压力又会随着气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小,无法保证恒定的储气压力,进一步会影响到后续的释能发电过程;
第二,能量损耗高:压缩空气储存过程中,随着气体压力的增高,会产生大量的压缩热,同时在压缩空气释放做功的过程中,又需要通过燃机燃烧等过程补充热量和压力,储存和释放过程中均有大量的能量损耗;
第三,系统稳定性差:由于现有储能系统压力不恒定的原因,在压缩空气储存过程中,会由于储存气量的增加压力的不断升高,导致能量回收机组的功耗提高;而在释能的过程中,管道中气体的流速及流量也会随着压力的降低而逐渐减小,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第四,系统复杂:现有系统有采用绝热压缩的方法,但是其热量储存释放系统及压缩空气储存释放系统配置复杂,系统造价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回收机组恒压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的压力波动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能量回收机组恒压储能系统,包括电动/发电机,电动/发电机通过压缩机和透平膨胀机提供动力;还包括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的壳程的一端与导热油储罐相连,换热器的壳程的另一端与蓄热器相连;所述的换热器的管程的一端为分气端,管程的另一端为集气端;
所述的压缩机上设置有压缩机进气管路和压缩机出气管路,压缩机出气管路通过第一阀门与换热器的管程的分气端相连;
所述的透平膨胀机上设置有透平膨胀机进气管路和透平膨胀机出气管路,透平膨胀机进气管路通过第二阀门与换热器的管程的分气端相连;
所述的换热器的管程的集气端通过储气/释气管路与隔膜式恒压储能装置的进出气接口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59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材料梯子承压力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