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高灵活性的旋转双模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45217.0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90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锦海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灵活性 旋转 双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高灵活性的旋转双模架结构,涉及模架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模仁和顶模板,基座、模仁和顶模板之间通过导杆由下往上依次组装,模仁数量为两组,两组模仁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并列排布,基座中心开设有用于连接转轴的连接槽;模仁包括固定为一体的下模和上模,下模底部朝向于基座,且两者相对面开设有对应的模腔,下模顶面开有导流腔,导流腔内壁开有若干通于模腔内的排料口,且上模中心开有与导流腔对应的对接口,顶模板表面开有通于对接口的注料口,一次开合模动作能够制造两组产品,开合模时间以及注料时间比传统的单模架效率更高,单模架制造两组产品,加工生产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高灵活性的旋转双模架结构。
背景技术
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
现有技术中,模架容纳模具进行生产制造时,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模架大多只容纳一个模具,且每进行一次制造工序,就需要通过两次开合动作来取放模具,加上脱模、注料的时间,导致整个制作时间延长,尤其批量工作时,耗费时间;
2.注料时仅有一个导流通道,导致注料缓慢,影响到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凭借长期研究、设计、制造模架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模架组装工艺的熟悉,开发了一种双模架结构,一次开合工作能够进行两次制造工序,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灵活性的旋转双模架结构,可实现一次开合模动作能够制造两组产品的效果,节省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灵活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高灵活性的旋转双模架结构,包括基座、模仁和顶模板,基座、模仁和顶模板之间通过导杆由下往上依次组装,模仁数量为两组,两组模仁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并列排布,所述基座中心开设有用于连接转轴的连接槽;
该设计,基座下方可安装传动设备,例如电机,且电机的转轴固定于连接槽,通过电机转轴旋转而带动模架整体结构转动,模仁之间轮流调换位置。
模仁包括固定为一体的下模和上模,下模底部朝向于基座,且两者相对面开设有对应的模腔,下模顶面开有导流腔,导流腔内壁开有若干通于模腔内的排料口,且上模中心开有与导流腔对应的对接口,顶模板表面开有通于对接口的注料口;
该设计,通过导流腔将物料导入不同排料口,且多个不同排料口一同排料,加快注料速度。
所述模仁与顶模板通过螺栓固定,且顶模板顶部开有与升降机构安装的槽口,模仁通过顶模板带动沿导杆上下移动且开合于基座。
所述模仁以及基座外壁相邻侧开有若干凹槽,每两个相对应的所述凹槽组成一个用于连接滑块的锁定槽。
所述基座的模腔深度为1cm-3cm,且下模的模腔内开有若干用于定位模具的定位槽。
所述导流腔由多道导流通道组成,且排料口分别分布在模腔内壁的不同位置。
另外,两组所述模仁为不同颜色;该设计便于快速区分两个模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锦海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锦海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45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拦砂取水闸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收纳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