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器电机的锁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26344.6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易仑;张经琳;卢玉和;唐昌辉;苏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 |
代理公司: | 广西曙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2 | 代理人: | 王浩楠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电机 锁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器电机的锁定结构,稳定器电机包括相对转动的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铁芯支架,所述转动部包括电机外壳;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锁杆和凸起,所述锁杆的端部设有沿电机轴旋转方向与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和凸起沿与电机轴轴线平行的方向布设;其中,所述锁杆或凸起中的一个固设于铁芯支架的上端面,另一个固设于电机外壳内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稳定器电机的锁定结构,零部件较少,方便加工和安装,不影响电机的轴向和径向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锁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器电机的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稳定器、云台折叠收纳的电机稳定性,通常在电机内部或与电机连接的轴臂内部设置锁定机构,现有技术中的锁定机构分为两类:第一类,通过锁销与锁槽的配合,来实现电机定子和转子的相对固定,该类锁定结构大多通过弹簧等弹性件实现锁销与锁槽的配合,需要在电机上进行开槽钻孔等加工,并且弹性件经过长期使用后,易出现间隙,导致使用过程中锁销在电机内部晃动或产生异响,影响使用感受,此外还需要繁多的零部件配合,不易装配;第二类,通过电机内部的限位结构及凸起相配合来实现电机的转动锁定,其中限位结构或凸起中的一个为弹性材料制成,该类锁定结构的部件较少,但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例如中国专利CN210948071U、CN215862416U公开的锁定结构,其中锁槽与凸起为在垂直于电机轴的方向上配合,由于锁定和解锁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锁槽或凸起中的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长时间使用的磨损将导致锁定结构产生间隙或失效;第二,例如中国专利CN110770494A公开的云台中,包括电机的锁定结构,其中第一限位结构(锁槽)与第二限位结构(凸起)分别设置在电机轴的端部和电机的基座上,导致电机的轴向尺寸较大,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磨损将导致锁定结构产生间隙或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器电机的锁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机锁定结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磨损将导致锁定结构产生间隙或失效,布设在电机轴端部的锁定结构导致电机的轴向尺寸较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稳定器电机的锁定结构,所述稳定器电机包括相对转动的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铁芯支架,所述转动部包括电机外壳;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锁杆和凸起,所述锁杆的端部设有沿电机轴旋转方向与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和凸起沿与电机轴轴线平行的方向布设;其中,所述锁杆或凸起中的一个固设于铁芯支架的上端面,另一个固设于电机外壳内部。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为:锁定结构用于使固定部和转动部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首先,限位槽和凸起沿电机轴的旋转方向相互配合,即在小于一定作用力的条件下限位槽能够限制凸起脱离限位槽,或在大于一定作用力的条件下,凸起能够进入限位槽;其次,所述限位槽和凸起沿与电机轴轴线平行的方向布设,即限位槽与凸起沿电机轴的高度方向上下布设,现有技术的电机装配中,通常在铁芯与其外圈的铁磁材料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调节余量,通过调节铁芯支架与铁磁材料的相对高度,可以实现锁定结构的松紧度调节,此外,当长时间使用产生磨损时,也可通过调节铁芯支架与铁磁材料的相对高度,来补偿锁定结构的磨损。
其具体工作过程为:初始时刻,凸起位于限位槽内部,即限位槽限制凸起绕电机轴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电机处于锁定状态,当施加电机转动的扭力时,带动凸起挤压限位槽的内侧,使限位槽与凸起相互配合的部位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或轴向位移,使凸起脱离限位槽,即电机处于解锁状态,再次施加电机转动的扭力,带动凸起挤压限位槽的外侧,使限位槽与凸起相互配合的部位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或轴向位移,使凸起进入限位槽,即电机处于锁定状态。本技术方案中的锁定结构零部件较少,方便加工和安装,此外,能够通过调节铁芯支架与铁磁材料的相对高度,来补偿锁定结构长时间使用产生的磨损,提高锁定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锁定结构布设于电机内部的铁芯支架上部,不影响电机的轴向和径向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26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导轴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故障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