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22917.8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9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良造物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6 | 代理人: | 赖智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无线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其包括耳机本体和至少一个挂耳件,耳机本体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喇叭模块,壳体上设有挂耳部,挂耳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出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抵靠部用于抵顶在人体耳部的耳甲腔的侧面上,挂耳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抵靠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抵靠部设有弯曲面,弯曲面用于抵顶在人体耳部的对耳轮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更换挂耳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佩戴的舒适度,且佩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耳机作为各种移动终端接收和传送音频的电子配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中,无线耳机在逐步取代部分有线耳机。
对于无线耳机,人们在追求高质量音质的同时,对无线耳机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其可通过更换挂耳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佩戴的舒适度,且佩戴稳定。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和至少一个挂耳件,耳机本体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喇叭模块,壳体上设有挂耳部,挂耳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出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抵靠部用于抵顶在人体耳部的耳甲腔的侧面上,挂耳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抵靠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抵靠部设有弯曲面,弯曲面用于抵顶在人体耳部的对耳轮的侧面上。
可选的,挂耳件呈弧形的圆管状,挂耳件的直径从第二连接部所在端至第二抵靠部所在端逐渐减小。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在一起。
可选的,第一抵靠部设有半球形面,半球形面用于与人体耳部的耳甲腔的侧面接触。
可选的,挂耳部呈圆管状。
可选的,入耳式无线耳机包括主板、电池、充电板和充电铜柱,主板和电池设在壳体内,充电板设有挂耳部内,充电铜柱设在第一连接部的侧面,电池和充电铜柱分别与充电板电性连接,充电板、喇叭模块分别与主板电性连接。
可选的,入耳式无线耳机包括麦克风,麦克风设在壳体内,麦克风与主板电性连接;入耳式无线耳机佩戴在人体耳部时,麦克风朝向耳部外侧。
可选的,壳体上设有凸出的塞部,塞部设有软胶塞,软胶塞用于塞在人体耳部的耳道处。
可选的,壳体的侧面设有泄音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挂耳件与壳体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者佩戴的需求,选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挂耳件,也可以适应不同的人体耳部大小,这样可以增加佩戴的舒适度,更好的适应人体耳部也能使得佩戴更稳定。本实用新型在佩戴时,通过第一抵靠部抵顶在人体耳部的耳甲腔的侧面上,第二抵靠部的弯曲面抵顶在人体耳部的对耳轮的侧面上,从而稳定的撑在耳部内,佩戴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对本实用新型分布设计多个挂耳件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对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一对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佩戴在耳部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入充电盒中,且盒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良造物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良造物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22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