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刺工艺废水处理的臭氧消毒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18072.5 | 申请日: | 202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史成玉;宋东鹏;张沛凯;杜其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永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工艺 废水处理 臭氧 消毒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刺工艺废水处理的臭氧消毒系统,包括气浮装置、砂滤罐、地下水池,气浮装置与砂滤罐连接,砂滤罐的排污口与地下水池连接,还包括制氧机、臭氧发生器和罗茨风机,所述制氧机与臭氧发生器连接,臭氧发生器与罗茨风机及臭氧释放器通过臭氧管道连接,所述臭氧管道包括主管道与支管道,所述支管道设置在地下水池和气浮装置的底部,通过臭氧对地下水池中收集的砂滤罐反冲洗水、生产落地水进行消毒杀菌除味后,将废水再次回用,通过集气管收集水中释放的臭氧气体接入罗茨风机进风口。本系统实现水的现场物理消杀,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自然资源,减少了废水的处理成本,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刺循环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刺工艺废水处理的臭氧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水刺无纺布是通过水刺头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互相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维网具有一定的强度,经过多次加工后形成具有布部分特性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生产水刺无纺布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水刺用水会进行回收处理,多次使用。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砂滤罐对经过气浮装置的水进行初步过滤,再经过金属过滤器、布袋过滤器对水刺用水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通过高压泵将水输送至水刺用水池中,砂滤罐内部经过时间累积会存在部分纤维、纤维油剂、微生物及其排泄物及菌尸和其他杂质,过滤效果下降,影响水质,因此需要定期对砂滤罐进行反冲洗。砂滤罐反冲洗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该废水水体有异味,含有杂质多,通常将反冲洗产生的废水输送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砂滤罐反冲洗产生的废水需要较长距离运输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且建设污水处理站需要投入较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刺工艺废水处理的臭氧消毒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臭氧发生室产生的臭氧输送到地下水池、气浮装置中,在气浮装置中对回收的水刺用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在地下水池中对砂滤罐反冲洗的废水进行消毒杀菌,臭氧能够较好的消除砂滤罐反冲洗废水的异味,地下水池中的废水静置沉淀之后,通过水泵将地下水池中的废水排入气浮装置前端,重新参与到水刺用水的循环当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水刺工艺废水的产生,且砂滤罐反冲洗的废水不需要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在厂房内部使用臭氧消毒系统对砂滤罐反冲洗的废水进行处理后,砂滤罐反冲洗的废水能够直接再次参与水刺用水的循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水处理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约了自然资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水刺工艺废水处理的臭氧消毒系统,包括气浮装置、砂滤罐、地下水池、金属过滤器和布袋过滤器,气浮装置与砂滤罐连接,砂滤罐与金属过滤器连接,砂滤罐的排污口与地下水池连接,金属过滤器与布袋过滤器连接,还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冷干机、制氧机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空压机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与冷干机连接,冷干机与制氧机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制氧机与臭氧发生器的氧气入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外部设有电源柜,电源柜与臭氧发生器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底部设有臭氧出口,所述臭氧出口与臭氧管道连接,所述臭氧管道包括主管道与支管道,所述支管道设置在地下水池和气浮装置的底部。
所述气浮装置顶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连接。
所述地下水池的入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部设有密封橡胶垫,盖板与地下水池的入口配合。
所述地下水池上方设有罗茨风机,所述地下水池内设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与罗茨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罗茨风机的出风口与臭氧管道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器内部设有冷却盘管,臭氧发生器外部设有循环泵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冷介质出口与冷却盘管的介质入口连接,所述冷却盘管的介质出口与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与冷却装置的热介质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永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永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8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蚀刻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高速公路用车辆监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