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模板加工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12952.1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9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众林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07 | 分类号: | B24B7/07;B24B47/12;B24B47/16;B24B41/00;B24B41/06;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安徽宏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0 | 代理人: | 石小丽 |
地址: | 23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模板 工用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模板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运输机构、固定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电机B、丝杆、滑动座、控制器、液压杆B、电机C和打磨片,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处理机构;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对建筑模板进行固定,防止在打磨时发生滑动,设置有打磨机构,电机B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动座移动,滑动座移动带动液压杆B和电机C移动,电机C带动打磨片旋转,打磨片对建筑模板进行往复移动打磨,提高了建筑模板的打磨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消耗,设置有处理机构对打磨时产生的废屑和灰尘进行处理,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提高装置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模板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在对建筑模板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打磨操作,现有的打磨操作大多采用人工手持打磨机对其进打磨,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较低,且无法对打磨时产生的灰尘和废屑进行处理,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了建筑模板加工用打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建筑模板加工用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内部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支架靠近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支架的顶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滑动座靠近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B,所述液压杆B的底部设置有电机C,所述电机C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片,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处理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电机A,所述电机A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内壁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通过轴承与安装支架相连接,所述滚轴的外侧设置有输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支架的顶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液压杆A,所述液压杆A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支架的内壁,所述处理箱的内壁设置有筛板,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吸嘴,所述吸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气泵,所述安装支架的内壁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通过连接管与吸嘴相连接,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泄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主机靠近控制按钮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众林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市众林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2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