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板的多工序同步冲压成形加工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12156.8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9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商客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8 | 分类号: | B21D11/18;B21D37/10;B21D22/02;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郑元昊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工序 同步 冲压 成形 加工 模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板的多工序同步冲压成形加工模具装置,该装置采用三次折弯冲压工序同步一次完成,即一套模具装置能一次冲压时完成三个冲压折弯工序的同步进行,三次折弯分别对应不同的折弯面形成支撑板的立体效果,使支撑板形成前后端一次折弯、前后端二次折弯和中部折弯的效果,达到支撑板折弯工序的全部技术要求;同时把三套折弯工序的机床模具合共设置于一套模具中,优化了模具的成形工艺,进一步减少了模具的体积,以及时模具能兼容到更多的冲压机床中使用;且一套模具同步完成三工位的折弯冲压工序能节约了能源和成本,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和优化了良品效率,降低了工作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支撑板进行加工的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板的多工序同步冲压成形加工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通讯基站支撑结构上的支撑板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冲孔、裁切及折弯成形等;由于支撑板并不是只有一个平面的板状结构,对支撑板料带进行冲孔和裁切等后,需对支撑板进行多次的折弯冲压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面的支撑板结构,支撑板结构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而在支撑板的折弯冲压加工过程中,传统的折弯冲压加工是采用多工序不同步的多个机床对支撑板进行单独的折弯冲压,即不同的折弯工序对应不同的折弯位需采用不同的机床操作,且各机床为相互分开设置,每个机床的折弯操作配备不用的操作人员。上述传统的折弯冲压方式导致了折弯冲压成形工艺的复杂性增加,且需要多个机床独立分开不同步进行,增加了机床的数量,令折弯工序的机床占用空间和体积大,且不能兼容更多不同的冲压机床,还造成了能源使用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每个机床配置人员还增加了工作的劳动强度,人工成本也增大。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对支撑板的加工设备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支撑板的多工序同步冲压成形加工模具装置,该支撑板的多工序同步冲压成形加工模具装置采用三次折弯冲压工序同步一次完成,即一套模具装置能一次冲压时完成三个冲压折弯工序的同步进行,三次折弯分别对应不同的折弯面形成支撑板的立体效果,使支撑板形成前后端一次折弯、前后端二次折弯和中部折弯的效果,达到支撑板折弯工序的全部技术要求;同时把三套折弯工序的机床模具合共设置于一套模具中,优化了模具的成形工艺,进一步减少了模具的体积,以及时模具能兼容到更多的冲压机床中使用;且一套模具同步完成三工位的折弯冲压工序能节约了能源和成本,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和优化了良品效率,降低了工作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板的多工序同步冲压成形加工模具装置,包括对裁切冲孔后的支撑板进行多工序同步冲压折弯的上模具组件和与上模具组件对应合模的下模具组件;所述的上模具组件包括上模具座,以及设于上模具座上进行第一次折弯的第一次折弯上模具、进行第二次折弯的第二次折弯上模具、进行第三次折弯的第三次折弯上模具;所述的下模具组件包括下模具座,以及设于下模具上与第一次折弯上模具配合合模完成第一折弯的第一次折弯下模具、与第二次折弯上模具配合合模完成第二次折弯的第二次折弯下模具、与第二次折弯上模具配合合模完成第三次折弯的第三次折弯下模具;支撑板横向放置于第一次折弯上模具与第一次折弯下模具之间,支撑板竖向放置于第二次折弯上模具与第二次折弯下模具之间,支撑板横向放置于第三次折弯上模具与第三次折弯下模具之间并形成Z字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商客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商客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2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