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金属复合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06199.5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3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金笑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梦尧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王文娟 |
地址: | 221341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复合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轴承,涉及复合轴承技术领域,包括外轴圈、内轴圈和装饰盖,所述内轴圈套设在外轴圈内部,所述装饰盖安装在外轴圈与内轴圈之间,所述外轴圈内设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开设在外轴圈内的润滑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润滑组件中刷板、刷毛、连接齿条、连接齿轮、定位齿条、连接盖和定位螺栓之间的配合,利用刷板内的渗油孔将润滑油滴落并附着在刷毛的表面,当滚珠移动时将会与滚珠接触并将润滑油均匀涂覆在其表面,与现有技术中的双金属复合材料轴承相比,提高了双金属复合轴承的润滑效果,且后续补充润滑油通过注油孔注入即可,有助于双金属复合轴承的润滑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轴承。
背景技术
但是两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合不牢造成造成轴承损坏,且由于板材本身的材料特性在卷制加工时接缝处存有缝隙,使得轴承在较大载荷下容易发生变形,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提高轴承双金属材料的结合牢固度,同时对接缝处进行较高精度的焊接,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及工作强度。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2451606U)提出了一种双金属复合材料轴承,通过烧结工艺紧密结合,内层与中间层通过烧结工艺紧密结合;内层的材料采用无铅铜合金球粉与固体润滑剂共同烧结所获得的复合材料;中间层的材料为球形铜粉烧结所得;在内层的工作表面上喷涂一层无机润滑膜。该双金属复合材料轴承具有较高的工作强度及较长的工作寿命。
在该双金属复合轴承实际使用时,其喷涂的无基润滑膜会随着轴承的使用消耗殆尽,后续再次补充润滑油工作很麻烦,需先停止双金属复合轴承的使用,再对每个滚珠进行润滑处理,必要时还得将其拆卸才能达到润滑的效果,造成了双金属复合轴承润滑处理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金属复合轴承,解决了在该双金属复合轴承实际使用时,其喷涂的无基润滑膜会随着轴承的使用消耗殆尽,后续再次补充润滑油工作很麻烦,需先停止双金属复合轴承的使用,再对每个滚珠进行润滑处理,必要时还得将其拆卸才能达到润滑的效果,造成了双金属复合轴承润滑处理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轴承,包括外轴圈、内轴圈和装饰盖,所述内轴圈套设在外轴圈内部,所述装饰盖安装在外轴圈与内轴圈之间,所述外轴圈内设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开设在外轴圈内的润滑槽,所述润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刷毛,所述刷板内贯穿开设有渗油孔,所述刷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齿条,所述外轴圈内开设有与连接齿条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外轴圈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连接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外轴圈内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固定连接有卡簧,所述卡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条,所述定位齿条与连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外轴圈内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润滑槽内部连通,所述注油孔处盖设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内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所述外轴圈内开设有与定位螺栓相适配的螺纹盲孔。
优选的,所述注油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可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防止润滑油中的杂质堵塞渗油孔,有助于对装饰盖进行润滑处理。
优选的,所述定位齿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外轴圈内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导向槽,导向槽的槽口略宽于导向块,使导向块在导向槽内部滑动时更加顺畅,在利用导向槽对导向块的移动范围限制的同时,利用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对定位齿条的移动的方向导向。
优选的,所述定位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便于对定位齿条的移动控制,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可与转动杆配合使用,对连接齿轮的转动控制,所述外轴圈内开设有供推拉杆和旋钮使用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盖设有装饰盖,可将推拉杆和旋钮遮盖住,提高了双金属复合轴承整体美观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轴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梦尧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梦尧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06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