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02000.1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7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敏;梁彬;胡泽华;熊文杰;陈晴;郭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国机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3/00;F15B13/04;F15B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振 |
地址: | 5105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第一液压泵、电液伺服阀、增压缸和蓄能器,第一液压泵的入口端通过管路与油箱连接;电液伺服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一液压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第一阀口连接;蓄能器通过管路与第一阀口连接,电液伺服阀在第一状态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液压油从油箱经第一液压泵流至第一阀口,再经第三阀口流向增压缸的无杆腔,使增压缸的活塞杆移动,进而使有杆腔内的液压油流向增压腔,使增压腔内压力增大,同时通过蓄能器释放预充的液压能,使系统以较小的流量瞬时获得较高的实际压力和上升速率,保证被试件测试所需的压力,此实用新型用于液压试验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液压系统响应快、压力高、升率大,为了研究密封件在航空飞机起落架的密封性能和寿命,按照航天飞机液压压力设计液压试验系统,模拟起落架真实工作状态,进行密封件密封性能试验,为密封件的研究设计提供试验基础和指导。现有的液压试验台通常是选择大流量获得较高压力,其存在以下问题:压力上升速率较低;实际压力与目标压力存在较大误差,波动范围广,精度较低;高压对于液压系统管道、关键元器件损伤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液压系统,能够提供高升率的压力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包括:
油箱,用于存储液压油;
第一液压泵,所述第一液压泵的入口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连接;
电液伺服阀,所述电液伺服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一液压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阀口连接;
增压缸,所述增压缸具有无杆腔、有杆腔和增压腔,所述有杆腔与所述增压腔连通,所述第二阀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三阀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无杆腔连接,所述增压腔用于与被试件通过管路连接;以及
蓄能器,所述蓄能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阀口连接;其中,
所述电液伺服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并且所述蓄能器释放液压能;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
上述的液压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液伺服阀控制不同阀口之间的连通,从而实现不同状态下的液压油流向控制,通过增压缸增压获得目标压力,目标压力输出至被试件,从而进行相关性能试验,其中,电液伺服阀在第一状态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液压油从油箱经第一液压泵流至第一阀口,再经第三阀口流向增压缸的无杆腔,使增压缸的活塞杆移动,进而使有杆腔内的液压油流向增压腔,使增压腔内压力增大,同时通过蓄能器释放预充的液压能,使系统以较小的流量瞬时获得较高的实际压力和上升速率,保证被试件测试所需的压力,并且能够减轻大流量液压油对系统的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增压腔的输出压力,以此控制所述电液伺服阀的阀口开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二液压泵与所述第一液压泵并联设置,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液压泵和所述第二液压泵同时向所述第一阀口泵入液压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压系统,所述第一液压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阀口之间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以及另一端连接所述增压腔,所述第二管路用于对所述增压腔进行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国机密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国机密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02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