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导热厚膜的自动收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7750.0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齐贤;杨海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菏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23/26;B65H26/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导热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厚膜的自动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机架,收卷机架的右端设有进料架,进料架的上端设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第一导向辊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第二导向辊的两端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的左侧,第二轴承高于第一轴承,收卷机架的上端设有收卷轮,收卷轮的两端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安装在收卷机架的左端,收卷机架的下端设有收卷电机,收卷电机用于驱动收卷轮转动,进料架的右端设有行程传感器,行程传感器包括滚轮,滚轮与第一导向辊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导热厚膜的自动收卷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膜表面出现褶皱,提高了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烯导热厚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导热厚膜的自动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日益变得超薄、轻便,这种结构使得电子设备内部功率密度明显提高,运行中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易于迅速积累而形成高温。另一方面,高温会降低电子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当前电子行业对于作为热控系统核心部件的散热材料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导热、轻便的材料迅速将热量传递出去,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在平面内六方紧密堆积形成的新型二维碳材料。作为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薄的物质,石墨烯自2004年发现以来就因其独特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石墨烯导热膜还具备优良的机械性能,低密度、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高效导热材料。在生产制备石墨烯导热厚膜时,最终需要经过收卷,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收卷过程中,其表面张力不够,容易导致在膜表面出现褶皱的情况发生,对石墨烯导热厚膜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技术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导热厚膜的自动收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导热厚膜的自动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机架,所述收卷机架的右端设有进料架,所述进料架的上端设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进料架的右端,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两端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左侧,所述第二轴承高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收卷机架的上端设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的两端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安装在所述收卷机架的左端,所述收卷机架的下端设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收卷轮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齿链连接,所述进料架的右端设有行程传感器,所述行程传感器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导向辊滚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卷机架的右端设有抚平装置,所述抚平装置包括抚平板、气缸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置于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之间,所述限位板的下端设有导向杆,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收卷机架的上端,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杆相匹配,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收卷机架的下端,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与所述导向杆的下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收卷电机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行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的侧壁上设有透音孔,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透音孔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和所述箱体铰接,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进料架上,所述箱门上设有控制屏,所述控制屏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门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石墨烯导热厚膜的自动收卷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其将收卷轮设置在低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位置,更容易将石墨烯导热厚膜拉紧,可以有效地降低膜表面出现褶皱,提高了品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菏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菏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7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