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壁钻杆随钻测井信息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4587.2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1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乾;周延军;唐洪林;康波;朱焕刚;赵鹏;邵茹;刘晓兰;公培斌;张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E21B17/00;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于菲 |
地址: | 2570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杆 测井 信息 传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壁钻杆随钻测井信息传输系统,包括:地面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对随钻测量过程进行控制并获取井下信息;旋转连接器;带有由内层钻杆与外层钻杆所形成的环形密封空间的双壁钻杆,其通过旋转连接器与地面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其中,环形密封空间用于容纳与地面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测井电缆;测量短节,其位于双壁钻杆的下端并与测井电缆连接,用于完成井下测量。本实用新型将双壁钻杆作为单芯测井电缆的保护套,同时传输速率快且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地面与井下的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壁钻杆随钻测井信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钻井行业中,井下与地面有必要进行通信,以实现随钻测量。目前主要的信息传输方式有泥浆脉冲、电磁波、有线电缆传输和光纤遥测等。
目前最可靠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是泥浆脉冲法传输,但是由于其传输速率过低(典型传输速率是3~6bit/s),一方面无法有效获得大信息量,另一方面,所获得的信息滞后,影响对井下真实情况的了解,此外也不能在气体钻井中应用。电磁波传输信号速度快、容量大,但是由于受地层电阻率的影响信号的衰减严重,井深受到严重限制,而目前电磁中继技术不成熟,限制其应用。而且,传统的硬连接方式,又存在电缆线易腐蚀、磨损,严重降低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同井下传输方式的解决方案,虽然有些方案中涉及了内外两层同心钻杆作为信息传输的通道,从而实现了信号的高速传输,但是一方面两层钻杆之间通过绝缘涂层来保持二者绝缘,但是由于环空作为流动通道必然会对绝缘层造成冲蚀,使绝缘涂层寿命降低,使其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壁钻杆的随钻测井信息传输系统,包括:地面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对随钻测量过程进行控制并获取井下信息;旋转连接器;带有由内层钻杆与外层钻杆所形成的环形密封空间的双壁钻杆,其通过所述旋转连接器与所述地面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其中,所述环形密封空间用于容纳与所述地面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测井电缆;测量短节,其位于所述双壁钻杆的下端并与所述测井电缆连接,用于完成井下测量。
优选地,所述双壁钻杆通过指定接头与所述测量短节和所述旋转连接器连接,其中,所述双壁钻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相互对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处设置有第一导电环,在所述第二接头处设置有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和所述第二导电环分别与通过所述环形封闭空间的所述测井电缆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内层钻杆焊接连接,并与所述外层钻杆插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井电缆为单芯测井电缆,所述单芯测井电缆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内层钻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环位于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壁,所述第二导电环位于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环通过绝缘橡胶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内层钻杆绝缘分隔,所述第二导电环通过绝缘橡胶与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内层钻杆绝缘分隔。
优选地,所述测量短节通过第三接头与所述双壁钻杆的底端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三接头处设置有第三导电环,所述第三导电环与通过所述双壁钻杆的所述测井电缆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量短节为双层结构,所述测量短节内置井下测量系统,所述井下测量系统位于内外层之间的层间空间内并固定于短节内层壁面上,其中,在层间空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密封系统。
优选地,所述井下测量系统包括:调制模块,其用于对随钻测量所需的发射信号进行发射;测量模块,其用于根据接收信号来完成测井信息的测量,以通过所述测井电缆将所测量到的井下信息传输至地面。
优选地,所述信息传输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地面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地面供电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4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