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双转盘式翻转淋釉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3562.0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伟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转盘 翻转 线装 | ||
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并提供了全自动双转盘式翻转淋釉线装置,包括:第一淋釉组件,所述第一淋釉组件对产品的一个面自动进行第一次淋釉和烘烤;第二淋釉组件,所述第二淋釉组件对产品的另一个面自动进行第二次淋釉和烘烤;翻转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淋釉组件上完成第一次淋釉和烘烤的产品转移至第二淋釉组件上,并在转移过程中完成产品的翻面;其中,所述第一淋釉组件与进料机械臂适配,用于将待淋釉的产品送至第一淋釉组件上;所述第二淋釉组件与出料机械臂适配,用于将完成两面淋釉及烘烤的产品送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翻转机构代替传统的人工翻面,实现全面自动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双转盘式翻转淋釉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几轮浇釉,其操作过程是将胚体置于旋转的轮头上,用排笔拉水后,将釉浆倒入坯体中心,在离心力作用下,使釉浆从坯体总心向周围散开而分布于坯体表面,另一种是淋釉生产线上釉,例如汤盘和平盘上釉都是采用淋釉线工艺。采用淋釉工艺生产时,需要度产品进翻面,以便对产品的两面进行淋釉操作。
目前的发面操作大多采用人工进行,翻面时不仅会在陶瓷上留下痕迹,进而影响陶瓷最后烧制出来的质量,同时完成翻面后也不易对产品进行定位,以保证淋釉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双转盘式翻转淋釉线装置,具有翻面效率和质量高的优点,解决了人工操作效率和上釉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双转盘式翻转淋釉线装置,包括:
第一淋釉组件,所述第一淋釉组件对产品的一个面自动进行第一次淋釉和烘烤;
第二淋釉组件,所述第二淋釉组件对产品的另一个面自动进行第二次淋釉和烘烤;
翻转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淋釉组件上完成第一次淋釉和烘烤的产品转移至第二淋釉组件上,并在转移过程中完成产品的翻面;
其中,所述第一淋釉组件与进料机械臂适配,用于将待淋釉的产品送至第一淋釉组件上;
所述第二淋釉组件与出料机械臂适配,用于将完成两面淋釉及烘烤的产品送出。
其中,所述第一淋釉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旋转盘的边沿处均匀设有多个开口式托架,沿所述第一旋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进料机械臂、第一淋釉机构、第一加热箱和翻转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淋釉组件的下方处设有第一釉回收部。
其中,所述第二淋釉组件包括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的边沿处均匀设有多个闭口式托架,沿所述第二旋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翻转机构、第二淋釉机构、第二加热箱和出料机械臂。
其中,所述第二淋釉组件的下方处设有第二釉回收部。
其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轴座,所述轴座之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设于轴座一侧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有Y形结构的第一撑架,所述第一撑架的两端设有吸盘。
其中,所述第一撑架两端的吸盘与对应的相邻的闭口式托架或对应的相邻的开口式托架所在虚拟圆的圆心重合。
其中,所述进料机械臂和出料机械臂均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有U形结构的第二撑架,所述第二撑架的两端处设有取坯吸盘,且取坯吸盘与设于第二撑架的两端处的气缸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淋釉组件、第二淋釉组件、翻转机构、进料机械臂和出料机械臂均布置在淋釉线机架上。
其中,所述第一淋釉组件和第二淋釉组件同步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伟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伟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3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