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讯线缆的预埋盒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3324.X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彬;葛元榜;徐笠;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12 | 分类号: | H02G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姚壮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讯 线缆 预埋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线缆预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讯线缆的预埋盒。其技术方案,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位于下盒体上方,上盒体相对位置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块,一号固定块一侧设有用于对上盒体和下盒体进行固定组装的梯形卡块,下盒体内设有两个用于对线缆进行固定夹持的弧形夹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拉动把手,使梯形卡块一端从卡孔内抽出,然后向上拉动上盒体,即可对预埋盒进行拆卸,提高线缆后期检修的便捷性,且通过压缩弹簧的弹力使梯形卡块和卡孔卡接连接,即可对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进行安装;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使弧形夹块向下移动,便于对线缆进行固定夹持,提高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线缆预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讯线缆的预埋盒。
背景技术
在通讯线缆预埋过程中,在线缆接头处,通常需要通过预埋盒对其接头处进行防护。
目前大多数用于通讯线缆的预埋盒,通常都是通过螺母将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进行连接,提高其密封性,但长时间容易导致螺母发生锈死现象,影响后期预埋盒的拆卸,影响后期线缆的检修工作;并且大多数用于通讯线缆的预埋盒,不便于对线缆进行固定限位,容易导致线缆发生移动,使其接头处发生松动,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通讯线缆的预埋盒,使其便于对预埋盒进行安装和拆卸,且便于对线缆进行固定限位,提高其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通讯线缆的预埋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位于下盒体上方,所述上盒体相对位置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块,一号固定块一侧设有用于对上盒体和下盒体进行固定组装的梯形卡块,所述下盒体内设有两个用于对线缆进行固定夹持的弧形夹块。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相对位置的两侧位于一号固定块下方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块,所述二号固定块一侧位于梯形卡块相对位置均开设有卡孔,所述一号固定块侧壁位于梯形卡块相对位置均开设有驱动槽,所述梯形卡块一端伸进驱动槽内与驱动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梯形卡块位于驱动槽内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梯形卡块一端与驱动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卡块另一端与对应的卡孔卡接连接,所述梯形卡块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上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下盒体顶部位于卡环相对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卡环伸进环形卡槽内与密封垫远离环形卡槽一侧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相对位置的两侧位于二号固定块下方均贯穿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内底部位于两个弧形夹块中间固定连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表面开设有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内底部位于放置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均设有U形支撑板,所述U形支撑板底部两端均与下盒体内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夹块分别位于两个U形支撑板下方,所述U形支撑板顶部位于弧形夹块上方均竖直贯穿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底部与对应的弧形夹块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表面和弧形夹块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拉动把手,使梯形卡块一端从卡孔内抽出,然后向上拉动上盒体,即可对预埋盒进行拆卸,提高线缆后期检修的便捷性,且通过压缩弹簧的弹力使梯形卡块和卡孔卡接连接,即可对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进行安装;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使弧形夹块向下移动,便于对线缆进行固定夹持,提高其稳定性,且通过弧形橡胶垫不仅可以提高其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且避免线缆受到夹持力过大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号固定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3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