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施工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1902.6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锋;刘春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34;E04G5/00;E04G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施工架,包括有平台板和支撑杆;平台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有四个;所述支撑杆呈倒置的L形,支撑杆水平边穿设在套筒中,与套筒转动连接;支撑杆水平边的端部超出套筒,并在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在螺纹上套设有螺母;支撑杆的竖边可伸缩;在两个纵向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平台板的底面对称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在靠近平台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杆;转杆上铰接连接有斜撑;斜撑的自由端、对应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槽;斜撑通过卡槽与第一连接杆卡接连接;所述平台板的上方设置有围挡,解决施工架折叠收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折叠的施工架。
背景技术
施工架是指施工现场为了方便工人操作的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方便施工人员作业和外围安全围护;现有的施工架在不使用的时候占据了大量的空间,不便于携带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施工架,目的是为了解决施工架折叠收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施工架,包括有平台板和支撑杆;所述平台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有四个,分别设置在平台板的转角位置处;所述支撑杆呈倒置的L形,支撑杆水平边穿设在套筒中,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水平边的端部超出套筒,并在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在螺纹上套设有螺母;所述支撑杆的竖边可伸缩;在两个纵向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平台板的底面对称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在靠近平台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铰接连接有斜撑;所述斜撑的自由端、对应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槽;所述斜撑通过卡槽与第一连接杆卡接连接;所述平台板的上方设置有围挡。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内、靠近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卡块;当支撑杆折叠时,所述斜撑卡接在卡块中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围挡与平台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下方设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收纳槽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横向对应的套筒之间;在两个第二连接杆中部之间连接有纵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截面呈弧形,且在卡槽中设置有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斜撑使得卡槽与第一连接杆分离,将斜杆收纳到收纳槽内;拧动螺母,使得支撑杆与套筒发生相对转动,将支撑杆与平台板折叠,同时围挡与平台板之间可拆卸便于收纳,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剖面视图。
附图说明:1、平台板;2、围挡;3、支撑杆;4、套筒;5、第一连接杆;6、收纳槽;7、转杆;8、卡块;9、斜撑;10、卡槽;11、第二连接杆;12、纵杆;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1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现场用综合性集装箱房屋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塑胶的拉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