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现场用综合性集装箱房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1827.3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D13/18;F24S50/40;F24S60/30;F24S70/20;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禹希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现场 综合性 集装箱 房屋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综合性集装箱房屋结构,包含集装箱体、连接于集装箱体顶部的热能控制组合层、铺设于热能控制组合层顶部的吸热涂层以及连接于热能控制组合层长向两端的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热能控制组合层的设置,保证了隔热,吸热涂层的设置可保证顶部吸热;通过储热槽的设计,保证了水在吸热板内的流动储能,且与管道连接保证了水到太阳能板处的二次加工;通过温度传感器以及集装箱体内的控制中心可对储热槽内水进行温度监测而后进行调节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施工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综合性集装箱房屋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时,为了便于进行看护以及便于施工工人进行休息使用,一般都需要使用房屋进行建筑施工工人使用,一般的建筑施工的房屋是集装箱式的房屋;现有的建筑工地住宿用集装箱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仅隔热效果差,且不能将热量进行充分利用,更不能对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热量的有效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综合性集装箱房屋结构,用以解决集装箱式房屋的隔热、热量的再利用以及控制应用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现场用综合性集装箱房屋结构,包含集装箱体、连接于集装箱体顶部的热能控制组合层、铺设于热能控制组合层顶部的吸热涂层以及连接于热能控制组合层长向两端的太阳能板;
所述热能控制组合层包含隔热层、隔热层上方设置的吸热板以及吸热板内部设置的储热槽;所述吸热板顶部铺设有吸热涂层,隔热板与集装箱体顶部连接,所述储热槽与输水管道连接,输水管道分别与太阳能板连接并进入集装箱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集装箱体在外侧设置有显示屏,集装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集装箱体底部设置有防潮层,集装箱体长向两端设置有吊环或可拆卸连接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热能控制组合层还包含蜂窝层,所述蜂窝层顶部还可拆卸底板,底板与集装箱顶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能控制组合层还包含隔热壳,所述隔热壳设置于隔热板与吸热板之间,所述隔热壳为空心式长方体板。
进一步的,所述储热槽设置为多级U形连接,在集装箱长向两端的储热槽分别连接有输水管道,一端输水管道为进水端,一端的输水管道为出水端;两端的输水管道分别连接顶部两端的太阳能板。
进一步的,所述储热槽内间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集装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中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道与储热槽通过管道连箍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连箍内设置有防水垫。
进一步的,所述热能控制组合层两端通过组合层卡件与集装箱顶部连接,所述组合层卡件包含两竖向平行的侧卡板、垂直连接于侧卡板之间的主连板以及连接于于侧卡板内侧且位于主连板上方的夹板;所诉夹板之间卡接热能控制组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侧卡板和主连板呈H形,横部的主连板适应箱体顶部长度和宽度;所述侧卡板上竖部内侧螺栓或套接夹板,下竖部与集装箱侧边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热能控制组合层的设置,保证了隔热,吸热涂层的设置可保证顶部吸热;
2)本实用新型通过储热槽的设计,保证了水在吸热板内的流动储能,且与管道连接保证了水到太阳能板处的二次加工;
3)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以及集装箱体内的控制中心可对储热槽内水进行温度监测而后进行调节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1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水卷材施工的粘结剂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施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