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幕疲劳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79862.3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6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卓兰;冯敬;金倩;乔申杰;王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科佐迪克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2;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2 | 代理人: | 张亚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疲劳 测试 设备 | ||
公开了一种屏幕疲劳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垂直滑轨,其固定在支架上;电容笔,其配重到250g,并能沿垂直滑轨升降;一个或多个滑轮,其固定在支架的上部;牵引台,其包括步进电机、控制器和丝杠运动平台,以及位于牵引台上由丝杠运动平台驱动的牵引台滑块;以及牵引绳,其一端连接在牵引台滑块上,另一端绕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滑轮连接在电容笔上。该屏幕疲劳测试设备可以实现针对智能设备的显示屏幕的自动化疲劳测试,设置和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和人力,且符合行业测试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便携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幕疲劳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便携设备上市之前,需要对其性能、功能、安全性等进行广泛的测试,包括对其显示屏幕进行屏幕疲劳测试,即使用触摸笔重复点击屏幕,以确定显示屏幕在大量点击之下的功能和外观是否受损。根据相关测试标准,使用直径不小于5mm的触屏电容笔,在点击力度250g、点击频率1次/秒的实验条件下,点击触摸屏中心位置50000次,实验过程中每10000次中止实验,对触屏功能进行功能外观检测。
目前,本领域中还不存在用于屏幕疲劳测试的专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屏幕疲劳测试设备,其可对智能便携设备等的显示屏幕进行屏幕疲劳测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屏幕疲劳测试设备包括:支架;垂直滑轨,其固定在支架上;电容笔,其配重到250g,并能沿垂直滑轨升降;一个或多个滑轮,其固定在支架上部;牵引台,其包括步进电机、控制器和丝杠运动平台,以及位于牵引台上由丝杠运动平台驱动的牵引台滑块;以及牵引绳,其一端连接在牵引台滑块上,另一端绕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滑轮连接在电容笔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屏幕疲劳测试设备可以实现针对智能设备的显示屏幕的自动化疲劳测试,设置和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和人力,且符合行业测试标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屏幕疲劳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本说明书中涉及的各术语的含义一般为本领域中的通常含义,或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之后所正常理解的含义。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包括”、“包含”是开放式的,即除了所提及的各要素外,还可能包括其他未提及的要素。本说明书中的用语 “连接”、“相连”等类似术语通常包括机械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或其组合,且通常既可以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经由其他部件的间接连通或连接。本说明书中的用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同类的不同部件,而不表示在重要性、结构、功能等方面的任何顺序。
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器、丝杠、支架、牵绳、滑轮、滑轨、配重电容笔等组合。利用步进电机、控制器、丝杠构成连续运动平台,以满足点击频率、连续点击设置的要求。利用支架支撑滑轮、垂直滑轨、配重电容笔以自由落体运动的形式实现点击力度恒定250g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测试时,用配重250g的电容笔垂直吊起再落下,电容笔头落到被测设备触摸屏上,模拟手指触摸点按触摸屏,来测试触摸屏性能。根据相关标准,该项测试要求点按的次数为50000次;频率(点击的速度)为1次/秒;点击力为250g。
现参照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屏幕疲劳测试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该屏幕疲劳测试设备100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科佐迪克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科佐迪克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79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网胎生产的落料装置
- 下一篇:建筑用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