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翻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76051.8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翻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翻身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两弹性布、两分隔布以及升抬杆,两弹性布合围形成安装腔,两分隔布将安装腔延其宽度方向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以及第三腔;第一腔和第二腔均用于安装升抬杆,第三腔内至少设置有一安装口和设置于安装口处的封锁装置,第三腔内可拆卸安装有升抬板,该组件能够方便护士对病人进行翻身操作的同时,也方便对病人进行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身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式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平躺会对病人的臀部、背部等部位造成长时间压迫,影响血液循环,极易形成压疮。为了避免引起压疮或者感染其他疾病,病人需要不定时的进行翻身,而翻身垫对于翻身困难的病人可起到很好的辅助翻身作用。
但是现有的脊椎正确翻身率很低,轴线翻身有与病人体重不一,特别是体重较重的病人,很难做到两只手力度统一,造成护士翻身失败,导致病人产生疼痛,以及现有的翻身垫功能单一无法提供合适的转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翻身装置,该组件能够方便护士对病人进行翻身操作的同时,也方便对病人进行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翻身装置,包括有两弹性布、两分隔布以及升抬杆,两所述弹性布合围形成安装腔,两所述分隔布将安装腔延其宽度方向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以及第三腔;
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均用于安装升抬杆,所述第三腔内至少设置有一安装口和设置于安装口处的封锁装置,所述第三腔内可拆卸安装有升抬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弹性布和升抬杆的配合,能够用来轴线翻身,并且保证在翻身过程中起到受力均匀的作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弹性布沿着升抬杆卷起,上致病人肩部,下致臀部,从而方便后续方便施力的作用,既简单方便,又省钱,还可以提高脊柱轴线翻身正确率。
另外,当需要转送病人时,可以在第三腔内装入升抬板,加强中部的强度,从而起到担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翻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身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翻身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升抬杆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抬杆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弹性布;11、分隔布;12、安装腔;13、第一腔;14、第二腔;15、第三腔;16、安装口;17、封锁装置;2、升抬杆;21、中轴杆;22、上杆;23、下杆;24、铰接杆;25、手持杆;26、限位块;29、导向凸棱;3、升抬板;31、导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翻身装置,包括有两弹性布1、两分隔布11以及升抬杆2,两弹性布1合围形成安装腔12,两分隔布11将安装腔12延其宽度方向分隔为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以及第三腔15;
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均用于安装升抬杆2,第三腔15内至少设置有一安装口16和设置于安装口16处的封锁装置17,第三腔15内可拆卸安装有升抬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76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热盘组件及电炖锅
- 下一篇:一种有机溶剂膜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