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隧道升降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5475.4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跃;曹杰武;安甫;王成凯;葛振志;许津源;占露露;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厚泽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毕金鹏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升降 作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升降作业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配设有转向架;所述车架上端面设有至少两组底座,每组所述底座上方铰接有至少一个单独作用的剪叉升降机,所述剪叉升降机配设有控制铰接角度的调平压力缸;所述车架上设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配设有控制系统,作业人员可通过控制系统随时操控本公开在铁路轨道上的进退和剪叉升降机的升降,以实现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可以便捷迅速地随时调整自身位置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全断面的铁路隧道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隧道升降作业车。
背景技术
铁路隧道是专供火车运输行驶的通道。铁路穿越山岭地区时,由于牵引能力有限和最大限坡要求 ,需要克服高程障碍。开挖隧道穿越山岭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其作用是缩短线路减小坡度改善运营条件、提高牵引能力。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地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铁路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由于限界不足、衬砌裂损、漏水和污染等原因,以混凝土材料为主的铁路隧道极易在不同高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隧道顶部,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渗漏水、裂缝、线路接触不良以及隧道端面变形等灾害,对铁路隧道乃至铁路的运营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需要作业人员对铁路隧道的安全隐患点进行检查或者作业排除安全隐患,而作业人员对铁路隧道上高处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检修时,常需使用墙梯,而在检查或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包括左右方向和高低方位,这种空间位置的频繁移动,需要作业人员安置携带好作业工具后,爬下墙梯,然后将墙梯移动到需要的位置,然后架好墙梯,保证墙梯稳固后,携带作业工具爬上墙梯,步骤非常繁琐,这一切无疑会给作业人员带来很多额外的工作量,包括并不限于调整攀爬梯和移动作业器械材料,而且铁路隧道顶部的作业属于高空作业,频繁地移动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体力,不仅会影响作业进度,还有可能造成危险。为此,需要设计出一种铁路隧道升降作业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发现,铁路隧道维护检修的作业人员在作业时经常需要随时调整位置,但调整位置存在步骤繁琐,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的一种铁路隧道升降作业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隧道升降作业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配设有转向架;所述车架上端面设有至少两组底座,每组所述底座上方铰接有至少一个单独作用的剪叉升降机,所述剪叉升降机配设有控制铰接角度的调平压力缸;所述车架上设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配设有控制系统,通过转向架的设置,使得本公开可以借助铁路轨道直接移动,移动平稳安全,不需要给剪叉升降机提供额外的地面固定空间,能适用隧道内有限的作业空间,调平压力缸可以为剪叉升降机调平,以适应各种角度的轨道面,便于作业人员在剪叉升降机的作业平台上站立,作业人员可通过控制系统随时操控本公开在铁路轨道上的进退和剪叉升降机的升降,以实现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可以便捷迅速地随时调整自身位置的技术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外侧边相应设有数个起重支腿,起重支腿在作业时使用,可以为车架以及作业平台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可以有效保护轨道,且不易在作业过程中因作业时的特殊情况侧倾,稳定性更强,安全性更好。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处设有铰接点,所述铰接点与所述剪叉升降机的下端铰接,凸起的铰接点可以使剪叉升降机获得更大的铰接角度,以适应复杂路况的铁路轨道。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一侧固定有登高梯,登高梯不仅可以为作业人员提供站立面,还可以辅助作业人员攀爬进作业平台,放置作业器械,以及为作业辅助人员提供更多的辅助作业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厚泽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厚泽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5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灵敏度的张力行程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