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57111.1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邓磊;罗琎;李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8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冷 自动 除尘 装置 | ||
1.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风冷却器出风路径上的防尘工位(3),所述防尘工位(3)的两侧设有主动驱动组件(1)和从动转动组件(2);
所述防尘工位(3)上覆盖有防尘网(4),所述防尘网(4)的一侧卷积在从动转动组件(2)上,另一侧与主动驱动组件(1)相连,所述主动驱动组件(1)通过转动收卷防尘工位(3)上的防尘网(4),并带动卷积在从动转动组件(2)上的防尘网(4)重新覆盖至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4)根据使用状态分为备用段、防尘段及废弃段,所述备用段卷积在从动转动组件(2)上,所述防尘段覆盖在防尘工位(3)上,所述废弃段收卷在主动驱动组件(1)上;
随着主动驱动组件(1)的转动防尘段被收卷在主动驱动组件(1)上成为废弃段,并带动所述备用段覆盖在防尘工位(3)上成为新的防尘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2)和用于收卷防尘网(4)的主动滚筒(11),所述主动滚筒(11)设置在防尘工位(3)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2)与主动滚筒(11)传动连接;
所述从动转动组件(2)包括从动滚筒(21),所述从动滚筒(21)设置在防尘工位(3)上与主动滚筒(11)相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防尘工位(3)上的第一轴承座(31)、第二轴承座(32)和第三轴承座(33),所述驱动电机(12)固定在防尘工位(3)上;
所述主动滚筒(11)连接在驱动电机(12)和第一轴承座(31)之间;
所述从动滚筒(21)连接在第二轴承座(32)和第三轴承座(3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筒(11)和从动滚筒(21)为传动轴结构(81),所述传动轴结构(81)包括滚筒件(811)和设于滚筒件(811)两端的转动轴(812),所述滚筒件(811)的端部设有轴舌(813),所述转动轴(812)的一端与轴舌(813)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轴承座连接或驱动电机(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滚筒(21)的传动轴结构(81)的端部套有阻尼器(814),所述阻尼器(814)用于张紧覆盖在防尘工位(3)上的防尘网(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工位(3)上装设有框架(5),所述框架(5)的两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驱动电机(12)和对应的轴承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与风冷器支架(6)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包括平板(52),两块所述平板(52)相对设置在防尘工位(3)的两侧;
任一块所述平板(52)连接有侧板(53),所述侧板(53)上设有安装工位(531),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安装工位(531)上,两块所述侧板(53)的安装工位(531)之间连接有横板(54);
所述横板(54)与防尘网(4)接触,并且至少部分接触位置呈弧形;所述横板(54)上设有与风冷器支架(6)连接的固定工位(54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冷却器的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1)与电控柜(7)相连,所述电控柜(7)设有时间继电器和计数器,所述电控柜(7)用于设置更换防尘网(4)的频率以及切换手动或自动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571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