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翻式综合管廊逃生口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56826.5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8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博;东万新;孙雨全;李莉;刘伦刚;郑子芃;王奕杰;张晨晖;何沐;黄昊;王亚琪;连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美智年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6 | 代理人: | 汪永生;李晨露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翻式 综合 逃生 口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翻式综合管廊逃生口盖装置,包括盖板(1)、盖板框(2),所述盖板框(2)上形成有逃生口,所述盖板(1)具有能够封堵所述逃生口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水平面成预设打开角度的第二位置,还包括作动组件,所述作动组件能够支撑所述盖板(1)以使所述盖板(1)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作动组件还能够施力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盖板(1)以使所述盖板(1)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为所述第一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作动组件能够使盖板稳定可靠地处于第二位置并能够给予盖板一个初始的下压力并在盖板的自重作用下实现逃生口的关闭,能够自动化地对盖板顺畅开启,保证在应急状态下人员顺利从逃生口进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空间基础设施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翻式综合管廊逃生口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给水、排水、热力、电力和通信等管线中的两类及以上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内部市政管线的安全有效运行,对于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十分重要,被誉为现代城市运转的“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都必须设有逃生通道,这样当管廊发生火灾等灾害时,管廊中的检修人员能够迅速逃离出管廊,现有技术管廊逃生结构,大多只是简单的盖板,而一般具有电动开启功能的逃生口,虽然能够进行电动启闭,但是如果发生灾害时,输电线路容易被破坏,导致电动启闭失效、逃生失败,存有很大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上翻式综合管廊逃生口盖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翻式综合管廊逃生口盖装置,包括盖板、盖板框,所述盖板框上形成有逃生口,所述盖板铰接于所述盖板框的一侧,并具有能够封堵所述逃生口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水平面成预设打开角度的第二位置,还包括作动组件,所述作动组件能够支撑所述盖板以使所述盖板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作动组件还能够施力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盖板以使所述盖板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为所述第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作动组件包括丝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往复座以及能够驱动所述丝杆旋转的驱动部件,所述往复座与支撑臂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摇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盖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盖板框铰接,所述摇杆的第二端可旋转地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当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摇杆朝向所述盖板的第一侧面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盖板之间支撑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盖板支撑接触的位置具有限位结构;和/或,所述作动组件还包括直线导轨,所述往复座还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限位凹槽以及构造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摇杆一侧的限位凸起,当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处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摇杆的第一端具有挂钩,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摇杆的一侧还具有挂环,所述挂环与所述盖板之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挂钩能够扣于所述挂环内,且当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挂环能够远离所述挂钩以使所述挂钩从所述挂环内脱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钩与所述摇杆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能够同时施力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盖板框之间以使所述盖板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相对于所述盖板框具有打开的趋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相对于所述盖板框具有关闭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朝向所述逃生口的一侧还设有人工锁闭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框由多个中空梁体组装形成,所述作动组件处于所述中空梁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56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