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55044.X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3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环正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3/28;C02F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塘增氧曝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包括模支架,在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支架腿,支架腿设置在氧化池的塘的坚硬处,模支架的两侧设置管挡板,曝气主管通过卡扣固定设置在管挡板上,在模支架的底部连接设置膜上固定架,膜上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生物曝气膜,生物曝气膜底部设置膜下固定架,膜下固定架通过辅助杆连接膜上固定架,生物曝气膜通过曝气支管连接至曝气主管;在氧化池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电机,曝气电机连接曝气风机,曝气风机连接至曝气主管,曝气电机点连接至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上设置有光电转换装置;决现有的曝气设备的设置难以对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进行增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氧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便利,厨房、洗浴设施不断健全。居民的用水量逐年增加,污水量也随之增加,而很多村庄污水收集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很多都没有建设或不能正常使用,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影响居民生活卫生环境,污染周边水体、土壤。近年来,中央、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受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直接影响,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呈不均匀排放,瞬时变化较大。生活污水主要为厨房用水、洗涤(洗衣、洗浴)用水、水冲厕用水等,水质以有机物、氮、磷为主要污染物,一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成分较为单一,整体生化性较好。因农村村庄地势条件复杂,经济条件相对有限,聚集程度相对分散,住房建设无相关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比较适用无动力生态处理。
现在使用的氧化塘多是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它依托自然地形,对于合流制截污系统,除可以净化污水外,还充分考虑初期雨水的沉降净化作用。但传统的氧化塘多依靠自然环境,存在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受环境影响大等因素,处理效果不稳定,特别是冬季处理效果差;水质净化效果不理想,而且,对于无动力生态处理,水池内的曝气增氧极为关键,最主要的是要使系统能够循环且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能力,现有的曝气设备大多打通小易,对于普通的污水处理曝气是足够的,但对于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却是有一定的差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解决现有的曝气设备的设置难以对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进行增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氧化塘,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栅格、厌氧池、氧化池和曝气装置;所述进水口设置为敞开的池口,在进水口处设置兰污的栅格,在进水口后设置厌氧池,厌氧池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氧化池,氧化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氧化池的长宽比设置为2:1—3:1,其深度大于1米,氧化池的池底设置2.15cm厚碎石垫,厚碎石垫上设置15cm混凝土垫层,真个氧化池设置有20cm厚混凝土底板及池壁,在氧化池一端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曝气支管、生物曝气膜、曝气电机、太阳能板、模支架、支架腿、管挡板、膜上固定架、膜下固定架、辅助杆; 所述模支架设置为一根U形管,在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支架腿,支架腿设置在氧化池的塘的坚硬处,所述模支架间隔40~60cm之间; 在模支架的两侧设置管挡板,曝气主管通过卡扣固定设置在管挡板上; 在模支架的底部连接设置膜上固定架,膜上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生物曝气膜,生物曝气膜底部设置膜下固定架,膜下固定架通过辅助杆连接膜上固定架,生物曝气膜通过曝气支管连接至曝气主管; 在氧化池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电机,曝气电机连接曝气风机,曝气风机连接至曝气主管,曝气电机点连接至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上设置有光电转换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迎着氧化池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曝气膜选择带中空纤维膜的曝气膜;所述生物曝气膜在膜上固定架与膜下固定架之间平铺设置或是竖向铺设;所述生物曝气膜7距氧化池池底20~40cm,距水面30~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环正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中环正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550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潮间带拖曳式移动锚点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印刷品模切后分流堆垛收集整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