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49136.7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发;程源;刘伟时;李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滁水利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E02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陈宜芳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渠道 蓄水 灌溉 用补水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渠首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包括渠道蓄水站和渠道,所述渠道蓄水站顶部左侧背面固定连接有液压坝控制房,所述渠道蓄水站正面中部设置有爬梯,所述渠道蓄水站正面右侧设置有补水泵,所述渠道上游设置有蓄水闸,所述渠道内底部开设有排水孔。该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将上游蓄水闸与下游补水泵站完美结合,并可通过合理控制上游蓄水闸的闸门开度以及补水泵站的运行,降低或升高渠道内的水位及流量,从而自动实现渠道输水方向及能力大小的调节;不仅实现了向上游补水灌溉的功能,同时具备了景观蓄水、流量调节及水资源的合理化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渠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灌溉渠首工程,为将河流、湖泊等地面水源的水引入灌溉渠道,而在引水段及干渠首部修建的工程设施。灌溉渠首工程一般分为:由水库取水的蓄水灌溉渠首工程;用引水枢纽取水的渠首工程以及利用水泵提水的渠首工程三类。
传统的补水泵站采用的岸坡式结构形式,需要于堤埂上新建补水泵站,新建节制闸或拦水堰等建筑物,控制抬高渠道水位,实现渠道向上游补水的需求。但是传统的结构形式相当于截断了渠道,改变了渠道功能,汛期不利于渠道防洪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包括渠道蓄水站和渠道,所述渠道蓄水站顶部左侧背面固定连接有液压坝控制房,所述渠道蓄水站正面中部设置有爬梯,所述渠道蓄水站正面右侧设置有补水泵,所述渠道上游设置有蓄水闸,所述渠道内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蓄水闸顶部左侧设置有手动闸阀,以便紧急关闭蓄水闸。
优选的,所述渠道的正常蓄水位低于取水水头,以便避免新建控制取水渠道水位的节制闸,从而节约投资,减少工程建设工期,便于工程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呈梅花形布置,更有利于排水。
优选的,所述渠道内底部铺设有钢筋砼,所述钢筋砼底部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底部铺设有粗砂层,所述粗砂层底部铺设有中砂层,以防止向下面土壤渗水。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顶端连接有土工布裹头,以防止排水孔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在无需新建节制闸或拦水堰的情况下,自动实现渠道输水方向及能力大小的调节,满足向上游补水的同时兼具景观蓄水、流量调节及节约水资源。
2、该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节约了工程投资、缩短了工程施工工期、减少了管理和调度工作量,提高了运行管理效率。
3、该新型渠道蓄水兼灌溉用补水结构装置,无需新建节制闸及对其管理,且该新型结构占地少,隐蔽性好,可以节约投资直接工程费用,减少了管理人员配置,节约了运行管理费用以及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渠道蓄水站;2、渠道;3、液压坝控制房;4、爬梯;5、补水泵;6、蓄水闸;7、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滁水利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滁水利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9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鼠标
- 下一篇:一种涵管安装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