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41450.0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9/06 | 分类号: | A61J9/06;A61J9/00;A61J15/00;A61G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蔡学中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重力 喂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包括注射筒和胃管,注射筒包括外表面带有刻度的筒体、设于筒体上端边缘的延长板、位于筒体底端的注射头,还包括对注射筒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对筒体进行卡接的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上端边缘对称设置有凸起板,凸起板的上方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有横板,横板底部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有用于吸附在暖箱外壁的吸盘。本实用新型,使得喂养更方便,安全,节省体力,通过设置对注射筒的卡紧固定结构,使得注射筒便于放置且放置稳定性高,不易发生晃动造成溢奶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危重患儿等婴儿均只能依靠人工喂养,一般将胃管连接在注射器去掉注射活塞的注射筒上进行喂奶,在注射筒里填充奶液,注射筒中的奶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胃管进入婴儿的胃中,家长或护理人员通常需要用手拿着注射筒进行喂奶,长时间的喂奶会导致工作人员的手部疲劳﹐需要休息之后再继续,使用较为不便,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手持注射筒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晃动溢奶,操作繁琐,因此需要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来实现新生儿的喂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解决了现今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包括注射筒和胃管,所述注射筒包括外表面带有刻度的筒体、设于筒体上端边缘的延长板、位于筒体底端的注射头,还包括对注射筒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对筒体进行卡接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上端边缘对称设置有凸起板,所述凸起板的上方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有用于吸附在暖箱外壁的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卡槽为天然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卡槽外径尺寸与暖箱顶部开设的通孔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环形卡槽可活动卡接在通孔内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暖箱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起板上表面还开设有与延长板相匹配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胃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新生儿重力喂养装置,使得喂养更方便,安全,节省体力,通过设置对注射筒的卡紧固定结构,使得注射筒便于放置且放置稳定性高,不易发生晃动造成溢奶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射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卡槽;2、凸起板;21、卡槽;3、第一连杆;4、横板;5、第二连杆;6、吸盘;7、注射筒;71、筒体;72、延长板;73、注射头;8、胃管;9、流量调节阀;10、暖箱;1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1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