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铜箔的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41168.2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万新领;高元亨;罗志艺;关灿球;杨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陈思霖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铜箔 电解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铜箔的电解槽,包括电解槽本体,所述电解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快开式遮蔽机构,所述快开式遮蔽机构包括螺纹固定在电解槽本体顶部的回形杆,回形杆的顶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扇形遮蔽罩,两个扇形遮蔽罩相互靠近的一侧和底部均设置为开口,两个扇形遮蔽罩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所述回形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回形座,回形座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支座。本实用新型便于对电解槽本体的顶部遮蔽防护,降低异物落入风险,便于快速自动同步对两个扇形遮蔽罩翻转打开,且便于快速同步自动将两个扇形遮蔽罩合闭,无需人员手动拆装打开,省时省力,给后续的打开检修工作提供了便利,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铜箔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采用电解法制备铜箔过程中,金属铜离子于阴极辊上沉积得到铜箔,而铜箔在阴极辊上沉积的品质和厚度通常由电解液配比、电解液流量、电解电流等工艺参数综合决定,随着人们对锂电池轻薄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制备更薄且性能更加优异的铜箔;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槽多采用封闭式的设计,在实际电解过程中不易将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针对此现象,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211142196U公开了一种电解铜箔的电解槽,包括电解槽座、两片底板、若干阳极板、两个超声波发生器和两个侧板;所述电解槽座为圆弧形内腔结构,所述底板为圆弧形结构,两片所述底板镜像设置于所述电解槽座内腔中;两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镜像设置,并位于所述电解槽座与底板之间靠近所述底板一侧;若干所述阳极板均为弧形结构,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电解槽座一侧,且相邻所述阳极板侧面之间紧密贴合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竖直设置于所述电解槽座的两侧,且所述侧板靠近所述阳极板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导气槽,该装置通过对应设置超声波发生器和导气槽,使电解时产生的气体能够快速导出;同时对电解液有混合震荡作用,使铜箔沉积更加平整均匀。
上述专利通过在电解槽内设置导气槽,能够将产生的气体快速导出;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缺少对电解槽顶部遮蔽的功能,随着使用时间加长暴露在外容易出现异物落入的现象,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安装遮蔽罩的方式进行遮蔽挡护,但是普通安装遮蔽罩的方式存在不便于自动快速对遮蔽罩打开的缺点,不方便人员后续的打开检修工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综合上述现象加以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解铜箔的电解槽,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解铜箔的电解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铜箔的电解槽,包括电解槽本体,所述电解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快开式遮蔽机构,所述快开式遮蔽机构包括螺纹固定在电解槽本体顶部的回形杆,回形杆的顶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扇形遮蔽罩,两个扇形遮蔽罩相互靠近的一侧和底部均设置为开口,两个扇形遮蔽罩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
所述回形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回形座,回形座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支座,U形支座的两侧均设有移动套,移动套的顶部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对称设置,扇形遮蔽罩的前侧转动安装有转动套,两个转动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形座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组件,导向组件靠近U形支座的一端与U形支座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导向组件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移动套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回形座的两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纹驱动组件,两个螺纹驱动组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相焊接,螺纹驱动组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对应的导向组件固定连接,回形座的右侧开设有前侧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回形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位于右侧的螺纹驱动组件的右端延伸至凹槽内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左右相对的两个导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回形座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杆靠近U形支座的一端与U形支座固定连接,导向杆上活动套设有两个导向套,上下相对的两个导向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移动套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1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柜式智能导热油能量机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