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2599.2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1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隆辉;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小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东莞知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6 | 代理人: | 田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连接器。该USB连接器包括壳体、连接壳体的第一接触端子、第二接触端子及侦测端子;壳体设有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及容纳槽,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一接触端子均安装于壳体内,各第一接触端子的部分延伸至第一插接槽内;各第二接触端子分别与各第一接触端子一一对应连接,且各第二接触端子的部分延伸至第二插接槽内;侦测端子安装于壳体内,且侦测端子的部分延伸至容纳槽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SB连接器,采用壳体连接侦测端子的方式,避免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自主放电的现象,达到避免USB连接器浪费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外围设备日益增多。USB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成为各电子产品相互连接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传统技术中,USB连接器一般由外壳和端子构成。然而,由于USB连接器无法准确的判断是否与电子产品连接,使得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与其它的金属接触而自主放电,最终导致USB连接器浪费能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USB连接器浪费能源的问题,提供一种USB连接器。
一种USB连接器,包括:
壳体;壳体设有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及容纳槽;第一插接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插接槽均设置于壳体的一端;第二插接槽的数量与第一插接槽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二插接槽均设置于壳体的另一端;容纳槽贯穿壳体;
连接壳体的第一接触端子;第一接触端子的数量与第一插接槽的数量对应设置,各第一接触端子均安装于壳体内,且各第一接触端子的部分延伸至第一插接槽内;
连接第一接触端子的第二接触端子;第二接触端子的数量与第一接触端子的数量相同,各第二接触端子分别与各第一接触端子一一对应连接,且各第二接触端子的部分延伸至第二插接槽内;及
连接壳体的侦测端子;侦测端子安装于壳体内,且侦测端子的部分延伸至容纳槽内。
上述USB连接器,当壳体接入电子产品时,容纳槽内的侦测端子与电子产品接触,从而判断USB连接器是否与电子产品连接,当侦测端子确认与电子产品接触时,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内的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再共同为电子产品提供电能,从而实现USB连接器避免能源浪费。通过上述设计,采用壳体连接侦测端子的方式,利于USB连接器通过侦测端子检测USB连接器是否与电子产品连接,从而避免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自主放电的现象,达到避免USB连接器浪费能源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端子包括第一连接块及连接第一连接块的第一接触块;第一连接块安装于壳体内;第一接触块设置于第一插接槽内。采用将第一接触块设置于第一插接槽内的方式,利于第一接触端子与电子产品接触,从而达到提升第一接触端子连接稳定性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块为长条形。采用长条形的第一接触块,利于增加第一接触块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提升第一接触端子接触效果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触端子包括第二连接块及连接第二连接块的第二接触块;第二连接块安装于壳体内,且各第二连接块分别与各第一接触端子一一对应连接;第二接触块设置于第二插接槽内。采用将第二接触块设置于第二插接槽内的方式,利于第二接触端子与电子产品接触,从而达到提升第二接触端子连接稳定性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触块为长条形。采用长条形的第二接触块,利于增加第二接触块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提升第二接触端子接触效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小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小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2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