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28276.6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06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廷铭;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精博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李娟;程然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响 内陷 发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方设有扬声孔,所述机体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上设有多个发光灯体,所述发光灯体连接导线,所述导线置于凹槽下方的机体内部,所述灯板上可拆卸安装有灯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声学与光学不可兼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同时在声学与光学结构上取得理想平衡、具有高品质光学效果和声学效果的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音响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音响产品,一般希望喇叭前方越开放,对声学影响越小,声学表现越佳。而对于想要获得外观绚丽灯光效果的结构,往往会遮挡喇叭前方的声学通路,造成声路被截断、反射、回响,极大地恶化声学特性。因此,在传统技术中,声学与光学在结构上的矛盾往往在产品设计上无法兼顾,难以对两者效果获得理想的平衡,因此,需要一种灯罩能够实现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享受光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声学与光学不可兼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同时在声学与光学结构上取得理想平衡、具有高品质光学效果和声学效果的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方设有扬声孔,所述机体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上设有多个发光灯体,所述发光灯体连接导线,所述导线置于凹槽下方的机体内部,所述灯板上可拆卸安装有灯罩。
进一步,所述凹槽上表面外周环绕设有内座体,所述内座体外周环绕设有外座体,所述内座体与外座体围合形成安装槽,所述灯罩底部插入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内座体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座体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内座体和外座体均采用电镀材料。
进一步,发光灯体为带有RGB LED灯珠的LED灯板。
进一步,所述机体顶部还安装有透明罩,所述透明罩顶部开口,所述透明罩的顶部开口通过顶盖封盖。
进一步,所述封盖与透明罩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顶盖上设有提手。
进一步,提手与顶盖之间通过横向凸出的轴体进行铰接。
进一步,所所述灯罩包括上灯罩和与其连接的下灯罩,所述上灯罩成半球形,所述下灯罩呈柱形,且所述下灯罩的直径随着越靠近与机体的连接处逐渐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通过在机体的上方设置凹槽,而降设有发光灯体的封板设有凹槽内,实现内陷式发光,不仅光线柔和,并且不会影响音质,因此可以同时在声学与光学结构上取得理想平衡,具有高品质光学效果和声学效果,并且本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的安装示例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的安装示例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响的内陷式发光结构的安装示例图三;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音响1,扬声孔101,凹槽2,灯板3,发光灯体301,内座体4,外座体5,灯罩6,透明罩7,顶盖8,提手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精博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精博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28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制冷器总成的一体化阀件箱
- 下一篇:一种电动擦洗吸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