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20906.5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9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军;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3/04;C25C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蒋勇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解槽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电解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立柱连接部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和第一玻纤布层,基础杯口槽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辉绿岩板层通过第一环氧砂浆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的外侧,立柱连接部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第一玻纤布层、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均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构成了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绝缘结构,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电解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海绵钛镁电解生产车间,为了保证安全,镁电解槽与地面之间的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现有的镁电解槽安装结构为:镁电解槽设置在支架结构上,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立柱,钢筋混凝土基础中设置有基础杯口槽,钢筋混凝土立柱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镁电解槽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目前,镁电解槽与地面之间的绝缘处理通常在镁电解槽与钢筋混凝土立柱相连接处,整个镁电解槽安装结构只有一个地方做了绝缘处理,绝缘效果较差,影响海绵钛镁电解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绝缘效果较好的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立柱,钢筋混凝土基础中设置有基础杯口槽,钢筋混凝土立柱的下半部设置有立柱连接部,立柱连接部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和第一玻纤布层;
基础杯口槽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辉绿岩板层通过第一环氧砂浆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的外侧;
立柱连接部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立柱连接部的下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树脂,立柱连接部的上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环氧砂浆。
进一步的是,第一环氧底漆层的厚度为2-3mm。
进一步的是,第一玻纤布层为三布五油玻纤布。
进一步的是,环氧树脂胶泥层厚度为5mm。
进一步的是,第二玻纤布层为三布五油玻纤布。
进一步的是,辉绿岩板层的厚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立柱连接部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和第一玻纤布层,基础杯口槽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辉绿岩板层通过第一环氧砂浆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的外侧,立柱连接部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立柱连接部的下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树脂,立柱连接部的上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环氧砂浆。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第一玻纤布层、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均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构成了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绝缘结构,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使得整个镁电解槽安装结构在两个地方做了做了绝缘处理,显著提高绝缘效果和绝缘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为:钢筋混凝土基础1、钢筋混凝土立柱2、基础杯口槽3、立柱连接部4、第一环氧底漆层5、胶带层6、第一玻纤布层7、环氧树脂胶泥层8、第二玻纤布层9、辉绿岩板层10、第一环氧砂浆11、树脂12、第二环氧砂浆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20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