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摩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14018.2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1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山;行祺程;仇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G01M1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白莹;于正河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摩擦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摩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橡胶摩擦测试装置,由基座、温度控制单元、路面模拟单元、动力驱动单元和中央管道组成,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液氮罐和加热管,通过改变摩擦盘的表面温度,模拟轮胎在不同温度下的路面上的摩擦过程,路面模拟单元包括铝合金材质的摩擦盘,上表面放置有大小规格与其匹配的摩擦带,动力驱动单元包括电机,中央管道的内部敷设有液氮输送管和加热管的线路,测试前,在摩擦盘的上方加载由胶轮、六分力传感器、角度调节设备、加压设备和驱动电机组成的胶轮测试机构和介质控制单元,介质控制单元包括喷淋头和水箱,喷淋头带有开关,喷口对准摩擦盘的上表面,喷射不同量的水以模拟不同的水膜厚度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摩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摩擦测试装置,能够测试橡胶在复杂路面下的摩擦。
背景技术:
轮胎是装配在汽车上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作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路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摩擦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制作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橡胶,具有粘弹性、非线性、温度敏感性等特性,其摩擦机理不同于金属材料,具有典型的热力耦合特征。
由于橡胶的热力耦合特征,路面温度对轮胎橡胶摩擦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不同气候和昼夜温差等因素的影响下,路面温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且与环境温度不同,尤其是在夏天,由于路面吸收太阳光的辐射,路面温度比环境温度高不少。
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介质也对橡胶的摩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湿滑状态下,轮胎的抓地性能下降,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此外,路面种类的不同也会对橡胶的摩擦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路面上不同厚度的水膜对橡胶的摩擦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橡胶摩擦性能检测装置,往往是在常温或所设环境温度下,就轮胎与砂轮或磨面之间相互的摩擦进行试验,忽视了路面温度对摩擦性能的影响,且较少涉及到水膜厚度对摩擦性能的研究。
中国专利201711151068.X公开的一种轮胎橡胶高速冰面摩擦测试装置,设有检测箱,检测箱内经推力球轴承纵向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下方设有动力源,动力源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上侧设有冰面安装槽,转盘上方的安装箱上设有双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上经力学传感器连接有加压轴,加压轴两端经轴承分别连接胶盘连接座;其为销盘式结构,未考虑路面温度对橡胶摩擦性能的影响,只能进行冰面摩擦测试。
中国专利201810823004.8公开的一种汽车轮胎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有U形框、第一弹簧、粗糙路面、高温路面、低温路面、第一滑轨、第一滑块、螺杆、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二弹簧、横板、安装框、安装块、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转轴、第二皮带轮、平皮带、汽车轮胎本体、支杆和顶板,U形框内的底部从前至后和从左至右都均匀间隔连接有第一弹簧,前侧的第一弹簧顶端连接有粗糙路面,中间的第一弹簧顶端连接有高温路面,后侧的第一弹簧顶端连接有低温路面,U形框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的顶部从前至后均匀开有螺纹孔,第一滑块上也开有螺纹孔,第一滑块上的螺纹孔内设有螺杆,第一滑块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滑块,左侧的第二滑块的顶部左侧、右侧的第二滑块的顶部右侧均与对应一侧的第二滑轨内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左侧的第二滑块右侧面与右侧的第二滑块的左侧面均连接有一个横板,两个横板之间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的顶部嵌入式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后侧面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块并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安装框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安装框后侧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第二皮带轮后侧的转轴上连接有汽车轮胎本体,左侧的第二滑块的顶部右侧与右侧的第二滑块的顶部左侧均连接有一个支杆,两个支杆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板;其采用履带式结构,未考虑温度对橡胶摩擦性能的影响,无法测试带介质的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14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