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出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00664.3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4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凡;张斌;蔡厚秀;刘奇剡;王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襄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5/02 | 分类号: | F25C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永亮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出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出冰装置,包括冰门、冰桶装置、电磁组件,冰门转动安装在冰桶装置的出冰口上,冰门上设有扇形圆弧轨道孔,电磁组件包括电磁棒,电磁棒通过定位轴穿设于扇形圆弧轨道孔上,冰桶装置内部包括减速电机和与减速电机相连的旋转盘,旋转盘通过减速电机搅拌将冰桶装置内的冰块滑到出冰口,通过电磁组件通电,电磁组件内的电磁棒会顺着扇形圆弧轨道孔向上拉升,使得电磁棒带动冰门打开,冰桶装置内部包括减速电机和与减速电机相连的旋转盘,旋转盘通过减速电机搅拌将冰桶装置内的冰块滑到出冰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出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家庭开始使用制冰机来制冰,制冰机也越来越智能化,现有的制冰机出冰方式有两种:螺旋式蜗杆出冰或手动铲冰,螺旋式蜗杆出冰是通过蜗杆旋转往外出冰,但该方法装配较难,效率较慢,占用的空间较大,容易出现碎冰且出冰的时间较长,手动铲冰方式采用人工操作,人工操作采用手直接与冰接触,容易对冰造成污染且不够智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出冰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中螺旋式蜗杆效率较慢占用空间较大,人工出冰容易污染的问题。
一种新出冰装置,包括冰桶装置和电磁组件,所述冰桶装置转动安装有冰门,所述冰门上设有扇形圆弧轨道孔,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电磁铁和电磁棒,所述电磁棒穿入电磁铁中,所述电磁铁固定安装在冰桶装置上,所述电磁棒通过定位轴穿设于扇形圆弧轨道孔上,所述冰桶装置内部包括减速电机和与减速电机相连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多角度不规则结构,旋转时可带动冰桶装置内的冰块甩到冰门处。
优选的,所述电磁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电磁棒上,所述电磁铁为导轨结构。
优选的,所述冰桶装置还包括桶体和电磁铁固定架,所述电磁铁固定架固定于桶体上,所述电磁铁固定于电磁铁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固定架与冰门之间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从电磁棒与冰门之间穿过。
优选的,所述旋转盘包括壳体和若干个不锈钢钢管,所述壳体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链接,若个所述不锈钢钢管以不同角度随机分布在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包括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采用电磁铁的磁力进行拉升运动,通过控制出冰可减少人工的二次污染,同时采用该结构相较于传统螺旋式蜗杆结构所用空间较少,部件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出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冰桶装置;11-扇形圆弧轨道孔;2-冰门;21-旋转盘;211-壳体;212-不锈钢钢管;3-电磁组件;31-电磁棒;32-电磁铁;33-弹簧;34-电磁铁固定架;4-定位轴;5-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出冰装置,其中包括冰门2,冰桶装置1,电磁组件3和桶体,冰门2转动安装在冰桶装置1上,冰门2为开设有扇形圆弧轨道孔11,冰门2正对应桶体的出冰口,电磁组件3固定安装在冰桶装置1上,电磁组件3包括电磁棒31,电磁棒31通过定位轴4穿设于扇形圆弧轨道孔11上。
具体的,通过电磁组件3通电,电磁组件3内的电磁棒31会顺着扇形圆弧轨道孔11向上拉升,使得电磁棒31带动冰门2打开,冰桶装置1内部包括减速电机和与减速电机相连的旋转盘21,旋转盘21通过减速电机搅拌将冰桶装置1内的冰块滑到出冰口。
冰块从冰桶顺着出冰口滑出,出冰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襄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襄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00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设备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冰机出冰口自动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