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用新型接线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99429.9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彬;许炜;吴晓春;魏永波;刘卷舒;张家海;李登峰;孙学军;刘迎;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柱 电流 互感器 现场 检定 新型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用新型接线杆,包括绝缘操作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操作杆头部的接电部,所述绝缘操作杆的尾部设置有接线孔,所述绝缘操作杆的内部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一端与接电部电性连接,另一端位于接线孔的位置处,外部导线可通过接线孔与所述导电体电性连接。实用新型,通过将与试验回路连接的导线经过接线孔与导电体电性连接,再将绝缘操作杆举起时,因导线连接在绝缘操作杆尾部的接线孔中,能够有效减轻举起绝缘操作杆时所需的力量,举起时相对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用新型接线杆。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220kV电气设备由于电压等级高,为保证运行时的安全距离,流变支柱加绝缘瓷片的高度往往在6米以上,再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校验时,需要将电流互感器的一侧串联在试验回路中。传统是做法是将导电的挂钩设置在绝缘操作杆的头部,挂钩上连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垂下来与试验回路连接。利用绝缘操作杆将挂钩挂在电流互感器上,挂钩与电流互感器形成电性连接,电流互感器通过挂钩和导线接入试验回路中。
然而这种做法,由于电流互感器离地非常高,需要多节绝缘操作杆才能达到这一高度,而又因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操作杆为分体式,在连接各节绝缘操作杆时,需将绝缘操作杆放平,然后将各节绝缘操作杆连接在一起。各节绝缘操作杆连接完成后,将绝缘操作杆由水平举至竖直状态,再加上设置在绝缘操作杆端部的导线的重量,最终使绝缘操作杆在举起时,较为费力。对操作人员的力量有很高要求,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同时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万一操作杆举不稳,发生倾斜误碰带电设备,不仅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在举起绝缘操作杆时所需的力量的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用新型接线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用新型接线杆,包括绝缘操作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操作杆头部的接电部,所述绝缘操作杆的尾部设置有接线孔,所述绝缘操作杆的内部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一端与接电部电性连接,另一端位于接线孔的位置处,外部导线可通过接线孔与所述导电体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操作杆包括多节拼接在一起的绝缘杆,所述接电部和所述接线孔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绝缘杆上,各所述绝缘杆内皆具有导电体,相邻两节绝缘杆之间的导电体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操作杆是由多个套接在一起的绝缘杆组成的伸缩式绝缘操作杆,所述导电体是由多个套接在一起的导电杆组成的伸缩式导电杆,各导电杆之间电性连接,伸缩式绝缘操作杆在伸缩时,带动伸缩式导电杆同步进行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绝缘操作杆的每节绝缘杆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用于固定套接在一起的两个绝缘杆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电部包括设置在绝缘操作杆头部的板体以及转动设置在板体上的多个夹爪,板体的上方相应各夹爪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活动块,各夹爪相应活动块的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活动连杆,所述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在向靠近和远离板体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各夹爪向板体内侧以及外侧转动。
进一步地,各所述夹爪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爪头,爪头的远离夹爪的一端呈圆弧状,所述爪头能够朝夹爪的内外方向转动,所述爪头在向夹爪内侧转动时,仅能转动90°。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的下方设置有滑杆,所述板体的相应滑杆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块,导块相应滑杆的位置处设置有滑孔,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与试验回路连接的导线经过接线孔与导电体电性连接,再将绝缘操作杆举起时,因导线连接在绝缘操作杆尾部的接线孔中,能够有效减轻举起绝缘操作杆时所需的力量,举起时相对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99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酯化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穿戴产品点胶与保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