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远心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96165.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渊;谢胜;朱周德;刘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道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3/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万正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远心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远心镜头,包括多个微透镜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微透镜装置包括微透镜组,所述微透镜组的多个微透镜沿光轴入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多个微透镜装置形成微透镜阵列;其中,入射光入射至所述微透镜阵列并出射后形成多个子图像,所述多个子图像拼接形成目标图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减小传统非远心镜头的体积,以及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短距离、大视野清晰成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远心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摄像仪器的非远心镜头的透镜尺寸偏大,使得传统非远心镜头存在体积较大的缺陷。并且,无法在狭小的空间内满足短距离、大视野清晰成像需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远心镜头,解决了如何减小传统非远心镜头的体积,以及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短距离、大视野清晰成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远心镜头,包括:
多个微透镜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微透镜装置包括微透镜组,所述微透镜组的多个微透镜沿光轴入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多个微透镜装置形成微透镜阵列;其中,
入射光入射至所述微透镜阵列并出射后形成多个子图像,所述多个子图像拼接形成目标图像。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微透镜装置作为成像装置,使得所述非远心镜头整体小型化、轻量化,从而极大地缩小了传统非远心镜头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设置有微透镜组的多个微透镜装置形成微透镜阵列,使得入射光经所述微透镜阵列后成多个子图像,所述多个子图像拼接形成目标图像,也即多个子图像拼接为大视野的目标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缩小镜头体积的情况下,保持传统非远心镜头的成像视野。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短距离、大视野清晰成像。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微透镜装置还包括多个隔圈,所述多个隔圈包括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
所述微透镜组包括第一微透镜、第二微透镜、第三微透镜和第四微透镜;
所述第一隔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二微透镜连接;
所述第二隔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微透镜和所述第四微透镜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保多个微透镜之间的间隔保持在预设的数值范围内,防止出现因多个微透镜之间相隔距离太近或者太远,而影响成像质量的现象。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微透镜和所述第三微透镜均设置为双胶合微透镜。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四微透镜均设置为平凸微透镜;
所述第二微透镜包括第一双凸微透镜和第一双凹微透镜;
所述第三微透镜包括第二双凹微透镜和第二双凸微透镜。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微透镜装置还包括多个压环,用于固定所述微透镜组。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压环包括第一压环和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与所述第一微透镜连接,所述第二压环与所述第四微透镜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微透镜装置还包括镜筒,所述微透镜组设置于所述镜筒的内部,所述微透镜组的光轴与所述镜筒中心重合。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镜筒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用于与外部传感器的安装座螺纹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还用于调节所述微透镜装置的后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道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道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96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症病人用服药进流食器具
- 下一篇:一种颈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