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线缆及信号传输线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85770.9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果;赖锋云;谷全正;刘治虎;江浪溱;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莱森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8 | 分类号: | H01B5/08;H01B7/18;H01B11/06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输 线缆 传输线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线缆及信号传输线组。上述的信号传输线缆包括信号芯线对组件、电源芯线组件、控制芯线组件、PP带填充件及保护套组件。第一信号芯线和第二信号芯线相铰合形成信号芯线对,增加了信号芯线对的径向横截面积,使得信号芯线对的耐拉伸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信号芯线对的径向抗形变效果,另外PP带填充件位于信号传输线缆的中心位置,PP带填充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使得作用于信号传输线缆的作用力受到PP带填充件的缓冲作用,从而抵消掉信号传输线缆所受到的外部作用力,进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线缆的径向抗形变效果。金属屏蔽箔套层及金属屏蔽箔包套在信号传输线缆中起到双重屏蔽的作用,使得信号传输线缆的屏蔽抗干扰效果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线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线缆及信号传输线组。
背景技术
信号传输线缆主要用于自动化设备之间连接时传输信号。在现有技术中,信号传输线缆多数由套管及芯线组成,芯线之间并无填充物阻隔,芯线在套管内的位置较凌乱混杂,从而使得信号在芯线的传输过程中容易互相干扰,由于芯线不能很好地屏蔽掉外界的干扰信号,进而使得芯线的信号传输效果较差。另外,信号传输线缆连接在自动化设备上时,自动化设备经常会被调试,在自动化设备的调试过程中,信号传输线缆通常会被调试人员反复踩踏,由于信号传输线缆受到外部作用力的撞击,使得里面的芯线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断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损耗率,进而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径向抗形变效果较好及屏蔽抗干扰效果较强的信号传输线缆及信号传输线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信号传输线缆,包括:
信号芯线对组件,所述信号芯线对组件包括第一信号芯线、第二信号芯线、金属屏蔽箔包套及聚丙烯编织层,所述第一信号芯线和所述第二信号芯线相铰合形成信号芯线对,所述金属屏蔽箔包套包覆在所述信号芯线对外,所述聚丙烯编织层包覆在所述金属屏蔽箔包套外;
电源芯线组件,所述电源芯线组件包括至少一根电源芯线,所述电源芯线与所述聚丙烯编织层的外壁连接;
控制芯线组件,所述控制芯线组件包括至少一根控制芯线;
PP带填充件,所述PP带填充件分别与所述聚丙烯编织层、所述电源芯线及所述控制芯线相抵接;以及
保护套组件,所述保护套组件包括金属屏蔽箔套层及芳纶纤维编织层,所述金属屏蔽箔套层用于包覆在所述信号芯线对组件、所述电源芯线组件、所述控制芯线组件及所述PP带填充件外,并且所述电源芯线、所述聚丙烯编织层及所述控制芯线均与所述金属屏蔽箔套层的内壁连接,所述芳纶纤维编织层包覆在所述金属屏蔽箔套层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芯线对组件还包括地线,所述地线设置于所述金属屏蔽箔包套内,且所述地线与所述金属屏蔽箔包套的内壁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箔包套包括铝箔基材层及设置在所述铝箔基材层上的第一镀银层,所述第一镀银层与所述聚丙烯编织层连接,所述铝箔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镀银层的内侧,且所述信号芯线对及所述地线均抵接于所述铝箔基材层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芯线组件包括两根所述电源芯线,两根所述电源芯线以所述信号芯线对组件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线组件包括四根所述控制芯线,四根所述控制芯线以所述信号芯线对组件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箔套层包括铜箔基材层及设置在所述铜箔基材层上的第二镀银层,所述第二镀银层与所述芳纶纤维编织层连接,所述铜箔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镀银层的内侧,且所述信号芯线对组件、所述电源芯线组件及所述控制芯线组件均抵接于所述铜箔基材层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莱森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莱森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85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