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75329.2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6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献文;朱纬纬;陆国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胡厚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把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包括:握把、杆体、假体安装头和顶针;握把和假体安装头分别设置于杆体的两端;假体安装头包括固定连接的假体固定端和齿轮,齿轮与杆体转动连接;顶针设置于杆体上,顶针的一端通过拨片和弹簧与握把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的齿轮槽接触。本申请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通过齿轮和顶针的配合,能够让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植入物的角度进行微调,保证植入物的顺利置入,且拨片与弹簧的设计,让医生在对植入物微调的过程中能够单手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椎体手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
背景技术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或者骨肿瘤等导致病椎广泛切除引起人体脊柱大骨缺损,目前国内外常采用人工椎体置换和内部植骨融合来填充骨缺损、重建脊柱稳定性。人工椎体作为新星脊柱外科手术中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支撑装置,近年来,随着脊柱后路式的飞速发展,经过后路侧方椎体次全切并植入人工椎体以重建脊柱前方的稳定性手术方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应用于胸腰椎的严重骨折、感染、肿瘤等。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相邻的神经根的距离较短,使得减压后放置人工椎体的窗口较小,放置人工椎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使用相关的配套工具,不能稳定的把持人工椎体,会使得神经根受到损伤产生并发症,更严重这可因此损伤脊髓和周围的大血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操作医生增加手术难度,使手术时间加长,增加病人的出血量。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降低手术难度,提高经后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椎体把持器,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人工椎体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人工椎体把持器,包括:握把、杆体、假体安装头和顶针;
所述握把和所述假体安装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两端;
所述假体安装头包括固定连接的假体固定端和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杆体转动连接;
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杆体上,所述顶针的一端通过拨片和弹簧与所述握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的齿轮槽接触。
优选的,所述杆体的内部中空,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杆体内部,所述拨片与所述杆体外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针和所述杆体内部之间设置有稳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辐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杆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齿轮具体为扇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假体固定端包括安装螺丝和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呈管状,其外壁与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螺丝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伸出。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安装螺丝伸出的一端呈向内的弧形,所述弧形与人工椎体的固定面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包括:握把、杆体、假体安装头和顶针;握把和假体安装头分别设置于杆体的两端;假体安装头包括固定连接的假体固定端和齿轮,齿轮与杆体转动连接;顶针设置于杆体上,顶针的一端通过拨片和弹簧与握把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的齿轮槽接触。本申请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通过齿轮和顶针的配合,能够让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植入物的角度进行微调,保证植入物的顺利置入,且拨片与弹簧的设计,让医生在对植入物微调的过程中能够单手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75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壁壳体
- 下一篇:一种水工环地质勘察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