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70594.1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付廷贵;黄显彬;张树峰;付忠强;李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鸡西龙鑫碳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4 | 分类号: | B28B1/54;B28B13/06;B28B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581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坩埚 生产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包括竖直固定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杆体下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座,并且所述支架的中间安装有横板,同时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液压缸;还包括:侧模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所述侧模座的内侧设置有底模,且所述底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杆体上端;活塞筒,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用来实现对脱模剂的输送,且所述活塞筒与侧模座和底模之间分别连接有吸液管和排液管。该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可以便捷的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压塑成型,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对模具内壁自动涂抹脱模剂,提高了后续成型脱模的便捷性和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坩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坩埚是一种利用石墨原料加工而成的特殊坩埚,其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急热、急冷具有一定抗应变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机械、化工等行业,在石墨坩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成型装置,但是现有的成型装置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现有的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大多采用压塑成型的方式来对坩埚进行塑形,而压缩过程中需要对原料施加较大压力,从而来确保石墨坩埚成型后的强度,但是现有的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结构固定,在压塑完成后不便对成型产品进行便捷完整脱模,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结构固定,在压塑完成后不便对成型产品进行便捷完整脱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坩埚生产用成型装置,包括竖直固定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杆体下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座,并且所述支架的中间安装有横板,同时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液压缸;
还包括:
侧模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所述侧模座的内侧设置有底模,且所述底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杆体上端;
活塞筒,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用来实现对脱模剂的输送,且所述活塞筒与侧模座和底模之间分别连接有吸液管和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侧模座和底模三者的中轴线相重合,且所述上模座的上端直径大于侧模座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模座下移过程中,可以配合底模对侧模座内侧的石墨原料进行挤压,从而实现坩埚的压塑成型,提高了成型效率。
优选的,所述侧模座呈圆管形结构设置,且所述侧模座的内部开设有储液仓,并且储液仓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导热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液仓可以对脱模剂进行存储,且导热翅片可以有效促进侧模座和其内部脱模剂的换热,使得脱模剂可以对压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进而实现对成型坩埚的有效降温,利于坩埚的稳定成型。
优选的,所述底模的侧壁贴合于侧模座的内壁,且所述底模和侧模座构成升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坩埚成型后,可以控制第二液压缸推动底模沿侧模座的内壁进行上移,从而便于将成型后的坩埚推出侧模座,进而实现便捷脱模。
优选的,所述底模的下表面周向等角度设置有推杆,且所述推杆与活塞筒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所述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片,同时所述活塞筒下端连接的吸液管、排液管均为单向流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鸡西龙鑫碳素有限公司,未经鸡西龙鑫碳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70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