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超小尺寸耐大电流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68611.8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0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六伟;舒洪荣;樊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正电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马文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尺寸 电流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超小尺寸耐大电流电容器,包括包括电容器,电容器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电容器外侧上下两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为环状设置,电容器外侧上活动安装有上转动环,上转动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一端设置在限位槽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内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为圆弧状设置,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的放置槽内活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外侧开设有气孔,转动杆内部设置有出气道,使得当气孔一侧为向下倾斜设置且与出气道内部相连通,出气道下端与外部相连通,使得当风冷系统的气流与转动杆接触后,能从气孔进入后从出气道向下喷出,达到将气流引到电容器下端连接处进行散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小型电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超小尺寸耐大电流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主要作无功补偿或移相使用,大量装设在各级变配电所里,这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与效益起重要作用,当电容器工作时电流较大时,就需要配备对应的风冷散热系统,否则当电容器温度过高就会引起热击穿,导致电容器损坏。
电容器在大电流状态下端工作时,上下两端的连接点最容易堆积热量,但现有的小型电容器风冷系统产生的气流大都只吹到电容器的中部以上的部分,下端的部分由于周围电器元件的遮挡得不到有效的散热,导致电容器在大电流下容易温度过高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超小尺寸耐大电流电容器,以解决普通小型电容器在大电流下容易热量堆积进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超小尺寸耐大电流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容器外侧上下两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环状设置,所述电容器外侧上活动安装有上转动环,所述上转动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设置在限位槽内部,所述电容器外侧下端活动安装有下转动环,所述下转动环内侧设置有与上转动环上相同的限位块,所述下转动环上的限位块一端设置在电容器外侧下端限位槽内部,所述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内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为圆弧状设置,所述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的放置槽内活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端穿出放置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外侧设置有轮齿,所述电容器外侧开设有与固定片同一高度的齿槽,所述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之间固定安装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为倾斜状设置,所述转动杆外侧开设有气孔,所述转动杆内部设置有出气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外侧轮齿与齿槽内侧相咬合,所述齿槽在电容器外侧为环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片与转动杆在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上等距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一侧为向下倾斜设置且与出气道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气道下端与外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外侧的气孔为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转动杆外部两侧的气孔为上下错开设置。
一种新型的超小尺寸耐大电流电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通过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内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为圆弧状设置,上转动环与下转动环的放置槽内活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外侧开设有气孔,转动杆内部设置有出气道,使得当气孔一侧为向下倾斜设置且与出气道内部相连通,出气道下端与外部相连通,使得当风冷系统的气流与转动杆接触后,能从气孔进入后从出气道向下喷出,达到将气流引到电容器下端连接处进行散热的效果,从而让电容器在大电流下工作时热量不会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正电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正电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68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管片使用的运输架
- 下一篇:一种防水散热舞台灯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