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作业机械的散热器总成及包括其的作业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60637.8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平;刘更新;薛胜火;赵明军;王玉梅;黄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周文聘;吴鹏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机械 散热器 总成 包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业机械的散热器总成及包括其的作业机械,所述散热器总成(100)包括散热器(1)和两个框架(2),散热器包括芯体(11)以及两个贮液室(12),两个框架(2)分别设置在散热器(1)的两侧;其中两个贮液室(1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连接到相应的框架(2)的两个端部,散热器总成(100)还包括用于将相应的端部连接到相应的框架的连接组件(4),相应的框架(2)仅在所述端部的横向于第二方向的端面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连接到相应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不包围散热器的前后侧面,因此可以采用较窄的框架,且只具有左右框架而不具有上下框架,减少了材料使用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的散热器总成,尤其涉及散热器与框架之间的连接和减震。
背景技术
诸如矿用卡车、铲车、装载车之类的作业机械中通常具有大功率的发动机,运转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及时的散热。为了实现及时的散热,这些作业机械通常都配备有散热器总成,其循环地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送回发动机。
散热器总成通常包括散热器以及用于将散热器连接到工程机械的机架上的框架。散热器又包含芯体、上贮液室和下贮液室等构件。上、下贮液室分别在上下两端与芯体连接,使得上、下贮液室与芯体内的冷却液通道流体连通以便将冷却液引入和导出换热芯体。上、下贮液室均具有与贮液室流体连通的管路以用于与发动机中的冷却液通道连通。
现有的散热器框架零件数量多,通常包括上、下、左、右框架,采用对散热器的全包围设计,框架材料使用多,成本很高。而且现有的框架通常在散热器的前后方向或者说宽度方向上部分地覆盖散热器的前后侧面,造成框架宽度远大于散热器芯体或贮液室的室体宽度,造成框架使用原材料多,成本增加。
同时,为了降低整机的振动对散热器的影响以及释放散热器本身的应力,常在散热器与框架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减震部件即减震器,然而现有的减震器多采用外置式,即通常设置在贮液室的外侧,占用空间,也造成散热器整体尺寸较大。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或其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的散热器总成,其包括散热器以及两个框架,散热器包括芯体以及在第一方向上分别设置在芯体两端的两个贮液室,两个框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散热器的两侧;其中两个贮液室中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上都包括连接到相应的框架的两个端部,散热器总成还包括用于将相应的端部连接到相应的框架的连接组件,其中相应的框架仅在端部的横向于第二方向的端面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到相应的端部。
有利地,其中连接组件包括减震部件,并且每个端部中均形成有凹进部,凹进部容纳减震部件的一部分。
有利地,贮液室的每个端部都包括从贮液室的主体部延伸出的对置的两侧壁以及连接到两侧壁的连接板,其中主体部、两侧壁以及连接板共同限定出该端部处的凹进部,其中连接板的面对框架的侧面构成贮液室的横向于第二方向的端面。
有利地,主体部包括端板,该端板从主体部的远离芯体的一端朝向芯体并朝向相应框架的方向倾斜地延伸到所述芯体。
有利地,连接板为平板状并连接到两侧壁的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端面上。
有利地,连接板包括垂直于第二方向并用于连接框架的第一板部以及垂直于第一板部延伸并连接到两侧壁的外侧的两个第二板部。
有利地,所述两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倾斜的边缘,所述倾斜的边缘从该侧壁的远离所述芯体的一端朝向所述芯体并朝向所述第一板部倾斜地延伸,直至到达所述第一板部。
有利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其中减震部件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其中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框架和连接板之间,第二减震垫设置在凹进部中并位于连接板与螺母或螺栓的头部之间。
有利地,在每个凹进部处设置有两个或更多个连接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60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