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缆缠丝内部张力保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60160.3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0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军;霰建平;葛国库;金仓;邹帅;刘勋;侯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1/02;E01D1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缆缠丝 内部 张力 保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索桥主缆缠丝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缆缠丝内部张力保持装置。一种主缆缠丝内部张力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箍、销轴、第二夹持箍、螺栓,所述第一夹持箍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夹持箍的上部通过销轴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箍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夹持箍下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箍、第二夹持箍对主缆缠丝的压紧作用,形成对主缆端部缠丝的锁定,使端部缠丝与主缆保持相对静止,形成足够的摩擦力来消除缠丝内部张力对主缆产生的扭矩,从而避免在缠丝接长过程中由于端部缠绕钢丝回退引起缠丝松弛而导致内部张力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索桥主缆缠丝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缆缠丝内部张力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主缆缠丝是悬索桥主缆防护中的重要一环,其施工质量需严格控制。主缆缠丝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对缠丝导入一定大小的初始力,使缠丝始终保持对主缆表面有压力,形成对主缆的约束,达到保持缆形的效果;二是缠丝在纵向不发生大的间隙,不会导致防护层开裂,达到密封防腐的作用。
缠丝要发挥出预定作用,其内部张力的保持是至关重要的。但通过实桥测试发现,悬索桥主缆缠丝施工完成后,缠丝内部张力仅为初始导入张力的1/4~1/3。通过对主缆缠丝施工工艺的深入分析,认为造成缠丝内部张力大幅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缠丝内部张力会对主缆产生扭矩作用,而在端部缠丝接长过程中,现阶段的施工方法是将每根缠丝在端部只进行并焊一圈(1处2点)锁住其内部张力并提供摩擦力来产生一定的抵抗扭矩,若提供的抵抗扭矩不能使端部缠丝与主缆保持相对静止,缠绕钢丝会由于回退引起松弛而导致内部张力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缆缠丝内部张力保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剪断钢丝、更换储丝纶之前,通过对主缆端部缠丝进行锁定,使端部缠丝与主缆保持相对静止,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形成抵抗扭矩来消除缠丝内部张力对主缆产生的扭矩,从而避免在缠丝接长过程中由于端部缠绕钢丝回退引起缠丝松弛而导致内部张力的损失,充分发挥主缆缠丝预定的密封防腐、保持缆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主缆缠丝内部张力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箍、销轴、第二夹持箍、螺栓,所述第一夹持箍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夹持箍的上部通过销轴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箍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夹持箍下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箍、第二夹持箍均为半圆环形,所述半圆环形的直径与主缆半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夹持箍、第二夹持箍的半圆环形内表面设有橡胶片。
所述第一夹持箍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设有凹槽孔,所述第二夹持箍的上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凸台上设有凸台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凹槽孔、凸台孔将所述第一夹持箍与第二夹持箍可活动连接。
所述凹槽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梯形。
所述第一夹持箍的下部设有第一夹持箍紧固板,所述第一夹持箍紧固板上设有第一夹持箍螺栓孔,所述第二夹持箍的下部设有第二夹持箍紧固板,所述第二夹持箍紧固板上设有第二夹持箍螺栓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夹持箍螺栓孔、第二夹持箍螺栓孔将所述第一夹持箍与第二夹持箍紧固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箍螺栓孔、第二夹持箍螺栓孔均为长圆孔。
所述第一夹持箍紧固板、第二夹持箍紧固板大小形状相同、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箍、第二夹持箍对主缆缠丝的压紧作用,形成对主缆端部缠丝的锁定,使端部缠丝与主缆保持相对静止,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形成抵抗扭矩来消除缠丝内部张力对主缆产生的扭矩,从而避免在缠丝接长过程中由于端部缠绕钢丝回退引起缠丝松弛而导致内部张力的损失;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夹持箍、第二夹持箍内表面均嵌固有橡胶片,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对缠丝造成损伤;3、本实用新型通过销轴将第一夹持箍、第二夹持箍在上部可活动连接,通过螺栓将第一夹持箍与第二夹持箍下部紧固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调整,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60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滤自清洗功能的管件
- 下一篇:一种鱼道拦污栅自动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