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57606.7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许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盛林纸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20 | 分类号: | A43B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田亚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塑胶填充层和充气结构,所述塑胶填充层的顶部设置有上接触面,所述塑胶填充层的底端设置有下接触面,所述充气结构安装在塑胶填充层的内部,所述充气结构的底端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充气结构包括主气道和分支气道,主气道和分支气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主气道与外部的气阀芯连接,在下接触面开设孔槽并填装可活动的防滑结构,从而可以在底部的防滑杆被磨损压平后通过充气将内部隐藏的防滑杆下压增加外凸高度,进而恢复高效的防滑效果,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通过弹簧钢片将充气结构部分和防滑结构部分进行分离阻挡,可以对底部产生的穿刺进行阻挡,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主要用于支撑鞋面,并将底部与地面进行直接接触,从而起到保护脚掌的作用,现有的鞋底结构简单,底部为了具有一定的防滑能力,一般会设置有凸出的防滑纹路,但是长时间的穿戴行走会,会由于底部的防滑纹路与地面长时间的撞击磨损,导致变得平整,进而无法保持良好的防滑性能,后续的穿戴行走就提高了滑道的风险,另一方面,现有的鞋底均采用塑胶材质,塑胶材质具有高弹性,但是不具备防穿刺功能,一旦地面上有尖锐物体,就容易导致鞋底穿透的情况,甚至对穿戴者的足底产生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防滑纹路磨损后能够修复补偿,具有高效的防穿刺功能,且弹性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塑胶填充层和充气结构,所述塑胶填充层的顶部设置有上接触面,所述塑胶填充层的底端设置有下接触面,所述充气结构安装在塑胶填充层的内部,所述充气结构的底端设置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结构包括主气道和分支气道,主气道和分支气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主气道与外部的气阀芯连接,所述分支气道与底部的保护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阀芯安装在塑胶填充层的外侧,所述主气道整体呈“U”型结构,且分支气道设置在主气道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弹簧钢片和外延伸板,所述弹簧钢片嵌装在塑胶填充层的内部,所述弹簧钢片的底端安装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钢片的两端均设置有尺寸相同的外延伸板,所述弹簧钢片的中间向上隆起,所述外延伸板保持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立柱和防滑杆,所述下接触面的底端开设有孔槽,所述防滑杆从孔槽的内部向外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和防滑杆均采用硬质塑胶材质,且防滑杆和两端的立柱组合形成“U”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钢片的数量与孔槽、防滑杆的数量相同,且每个防滑杆与相应的弹簧钢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上接触面、下接触面、塑胶填充层、气阀芯、孔槽、防滑结构、保护层、充气结构、分支气道、主气道、弹簧钢片、外延伸板、立柱、防滑杆。
1.该鞋底通过在下接触面开设孔槽并填装可活动的防滑结构,从而可以在底部的防滑杆被磨损压平后通过充气将内部隐藏的防滑杆下压增加外凸高度,进而恢复高效的防滑效果,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2.该鞋底在内部通过弹簧钢片将充气结构部分和防滑结构部分进行分离阻挡,起到承接下压作用的同时,可以对底部产生的穿刺情况进行阻挡,提高了鞋底的安全性。
3.该鞋底采用的弹簧钢片向两侧加装有外延伸板,中间则向上隆起,从而提高了鞋垫在行走时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底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盛林纸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盛林纸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57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