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电动阀门信号转换传输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56583.8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1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谢浩;蒋志龙;徐铭;曹宁宁;邹付军;徐晓华;陈佩佩;郝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联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6 | 代理人: | 张岳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阀门 信号 转换 传输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电动阀门信号转换传输装置及系统,包括箱体、底板、主控板、开关电源及交流接线端子;箱体包括主箱体及箱盖,箱盖盖合于主箱体前端面,主箱体两侧各分布有若干出线嘴;底板紧固于主箱体内,所述主控板、开关电源及交流接线端子紧固于底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更多数量的干接点型电动阀门的同时接入,而且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安装,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同时又节省了建设成本,解决了煤矿干接点控制型电动阀门集中控制过程中安装维护不便、占用空间大和成本过高的难点。在电动阀门数量多的煤矿瓦斯抽采泵站集控系统改造中具有独特优势,对于实现煤矿集控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集中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总线通信功能的矿用电动阀门信号转换传输装置及系统,主要用于对干接点控制型电动阀门进行信号转换传输。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的部分系统在自动化集控改造过程中需要将系统中的各型电动阀门接入,并实现阀门的远程启停控制和阀门状态信息采集等功能。大部分矿井安装使用的仍为干接点控制型电动阀门,因此自动化集控改造需要接入大量的离散型信号。传统的设计方式主要有两种:(1)1台PLC控制箱为主站,多台PLC控制箱为从站;(2)设计一款大体积的PLC控制箱,通过在箱体上增加出线嘴数量与在箱体内部增加开关量IO点和模拟量采集数量来实现多个干接点控制型电动阀门的接入控制,在上述两种设计方案中,无论增加PLC控制箱数量或者加大PLC控制箱体积,都存在占用空间大和搬运不便的问题,而且PLC控制箱与电动阀门控制箱距离较远,需要敷设大量的控制电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较大,同时还会增加集控系统的建设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多个干接点控制型电动阀门的高效集控,同时又能够节约矿井集控系统的整体建设成本和降低施工难度。设计一种具有总线通信功能的用于矿用电动阀门信号转换传输的装置,该装置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对IO接口进行了扩展,具备更多点位的开关量输入、模拟量输入信号采集以及开关量输出功能,同时1路RS485通信接口可以以总线的方式与PLC控制箱实现数据交换。
装置可分布安装在阀门控制箱的附近,PLC控制箱通过1根通信电缆与其进行数据交互。一台装置能实现八台干接点型电动阀门的控制(开阀、关阀、保持)与信号采集(开到位、关到位、远近控状态、故障、开度信号),实现多信号同时接入与输出,实现阀门的高效率集成控制。
在煤矿集控系统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多个干接点控制型电动阀门的高效集成控制,达到节约集控系统建设成本和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电动阀门信号转换传输装置,包括箱体、底板、主控板、开关电源及交流接线端子;
所述箱体包括主箱体及箱盖,所述箱盖盖合于主箱体前端面,所述主箱体两侧各分布有若干出线嘴;
所述底板紧固于主箱体内,所述主控板、开关电源及交流接线端子紧固于底板上;
所述主控板具有IO接线端子、供电接线端子、RS485接线端子及主板块单元;所述开关电源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入端通过交流接线端子与外部供电电源相连接,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主控板的供电接线端子;开关电源与交流接线端子之间设有保险管。
为了便于拆装及现场调试维护,所述箱盖通过铰链与主箱体转动连接,箱盖上布置有观察窗。
为了便于现场搬运,所述主箱体一侧安装有提手。
其中,所述主控板具有32路开关量信号输入口、24路继电器节点信号输出口和8路模拟量信号输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56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墨水容器与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风机基础海缆保护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