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及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55922.0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46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石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宝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具及注塑机,模具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第一模体包括第一表面,第二模体包括第二表面,当所述第一模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模体的第二表面相贴合时,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共同围合有主通道、成品腔、缓冲通道和注胶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缓冲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注胶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主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注胶通道的另一端与成品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模体还设置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所述主通道的另一端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使得进料孔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塑胶原料在注塑时停留在缓冲通道内,从而提高塑胶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塑料产品的加工,大多都是用模具来加工成型,即将塑胶原料放入机器内加热至大约220°至280°,以使其熔化成熔融状态后,再将熔融状态的塑胶原料注入模具中成型,待塑胶原料冷却后即可脱模形成所需要的塑料产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每成型一模产品后,将产品取出的时间段内,模具的进料孔处的熔融状态下的塑胶原料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从而使得模具进料孔处的塑胶原料出现温度降低硬化的情况,而模具进料孔至模具中的产品成型腔都是单一流道,当将塑胶原料推入产品成型腔以成型下一个产品时,会连带将该硬化的塑胶原料推入产品成型腔中,进而导致成型的塑料产品出现瑕疵,严重的,还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及注塑机,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模体包括第二表面,当所述第一模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模体的第二表面相贴合时,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共同围合有主通道、成品腔、缓冲通道和注胶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缓冲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注胶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主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注胶通道的另一端与成品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模体还设置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所述主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体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主导槽、第一延伸槽和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延伸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主导槽,以使得所述第一主导槽分为位于第一延伸槽两侧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延伸槽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体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主导槽和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二延伸槽连通于所述第二主导槽,以使得所述第二主导槽分为位于第二延伸槽两侧的第三槽体和第四槽体,所述进料孔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槽体,当所述第一模体的第一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模体的第二表面时,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三槽体共同构成主通道,所述第二槽体和第四槽体共同构成缓冲通道,所述第二延伸槽和第一延伸槽共同构成注胶通道,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模体的第二表面共同构成成品腔。
可选地,所述主通道包括输入段和平直段,所述输入段与所述平直段连通,所述进料孔连通于输入段,所述平直段分别与缓冲通道和注胶通道连通,所述平直段和缓冲通道的夹角为180度,所述平直段和注胶通道的夹角为180度以外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模具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进料孔,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于导入熔融状态下的塑胶原料。
可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模体还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型腔的一端,所述第一推杆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推杆可相对于第一通孔运动,所述第一推杆推动成型后的塑胶产品离开所述第一型腔。
可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模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型腔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推杆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二推杆可相对于第二通孔运动,所述第二推杆和第一推杆共同用于推动成型后的塑胶产品离开所述第一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宝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宝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55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送带裁断机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船甲板箱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