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隐藏避震装置的座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3629.2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国;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富堡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隐藏避震装置的座管结构,包括车架座管、避震装置、限位盖、连接件和第一转轴组件;车架座管上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开设有上开口;避震装置的下部分通过上开口嵌设在安装腔内;限位盖套设在避震装置的上部分,并安装在上开口处;第一转轴组件沿车架座管的两侧方向贯穿安装腔的侧壁,并与避震装置的下部分转动配合;连接件分别与避震装置上部分的顶端、车架座管枢接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座管上形成安装腔,用于装配避震装置,实现避震装置的隐藏式设计,可以由车架座管对避震装置进行包覆,起到保护作用,避震装置不再外露,也即不会有夹住用户衣服的风险,可以提高用户的骑行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隐藏避震装置的座管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骑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自行车通常会设置有避震装置,例如在主车架与后叉单元之间设置后避震装置,以使后轮因为路面颠簸而产生的震动可以被该后避震装置吸收和缓冲,从而达到减轻主车架的震动,用户体验更好。
现有自行车的避震装置都是属于外露的设计,也即除了应有的连接结构外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导致避震装置容易因为磕碰、磨损而毁坏,在骑行时避震装置也可能夹住用户的衣物而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隐藏避震装置的座管结构,实现隐藏式避震装置的结构设计,起到保护避震装置、避免风险的作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隐藏避震装置的座管结构,包括车架座管、避震装置、限位盖、连接件和第一转轴组件;所述车架座管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开设有上开口;所述避震装置的下部分通过所述上开口嵌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限位盖套设在所述避震装置的上部分,并安装在所述上开口处;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沿所述车架座管的两侧方向贯穿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并与所述避震装置的下部分转动配合;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避震装置上部分的顶端、所述车架座管枢接配合。
所述车架座管沿前向或者后向凸出形成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下端连接至所述车架座管的五通;所述安装腔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内。
所述安装腔还开设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上配合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盖。
所述限位盖设置有供所述避震装置的上部分穿设的活动孔。
所述限位盖由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限位盖的一端设置有钩扣在所述安装腔上壁的卡钩,另一端通过螺丝、第一螺母锁固在所述车架座管上。
所述安装腔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内埋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埋件上的轴承、第二螺母和螺杆。
所述的可隐藏避震装置的座管结构还包括第二转轴组件和第三转轴组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三个枢接点;其二枢接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第三转轴组件与所述避震装置上部分的顶端、所述车架座管枢接配合,余一枢接点则用于装配自行车的后车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座管上形成安装腔,用于装配避震装置,实现避震装置的隐藏式设计,可以由车架座管对避震装置进行包覆,起到保护作用,避震装置不再外露,也即不会有夹住用户衣服的风险,可以提高用户的骑行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富堡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富堡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3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析气实验自动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减震机构及儿童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