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34005.4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60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君龙;郑轶;张嘉锴;袁欣华;叶中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配合设置有操作柄,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供克氏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设置有锁紧缺口的锁紧部,可以实现与克氏针完好的固定,从而相应的对克氏针进行牵引操作,便于医生提高手术效率,加快手术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骨科固定系列产品的高速发展,对其配套使用的器械工具要求越来越高,器械工具的设计要求更加精密化和人性化。
目前,克氏针是一种种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配合外固定锁钉来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应急较大的骨折,克氏针在使用时需使用牵引装置进行骨牵引,骨牵引指通过克氏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通过牵引装置,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对骨折进行缓慢的复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适用于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踝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向上移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等。
现有的手术场景中医护人员缺少合适的克氏针牵引器具,通常用钳类工具代替,该类工具夹紧力不够,牵引力度较小,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手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可以实现与克氏针完好的固定,从而相应的对克氏针进行牵引操作,便于医生提高手术效率,加快手术进程。
一种术中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配合设置有操作柄,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供克氏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设置有锁紧缺口的锁紧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克氏针的凹陷,将克氏针固定于此,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缺口从固定件的一个端面贯穿至所述固定件的另一个端面,贯穿式的缺口更容易调节固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缺口从连接孔的侧边缘延伸至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贯穿式的缺口更容易调节固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紧部包括穿过缺口的旋转按钮,所述的旋转按钮与固定件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简单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紧部设置于固定件的侧面且与所述缺口相交,更加容易调整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操作柄包括施力部与手持部,采用施力部与手持部同时调整,合理利用操作柄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施力部与所述的连接孔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简单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持部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增大摩擦的防滑槽,可以在医务人员穿戴手套的情况下或者其余摩擦力较小的情况下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件的侧边上设置有防撞倒角,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防止锋利的边角对骨骼造成二次伤害。
采用以上结构以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柄与固定件的安装是可分离的,便于收纳与拿取使用。
2,操作柄设置了多重的防滑机构,在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手套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在使用时打滑的现象。
3,设置了防撞倒角,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防止锋利的边角对骨骼造成二次伤害。
4,缺口内壁上设置有与克氏针固定的凹陷,可以与克氏针更好的固定,减少固定后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34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农技推广的肥料均匀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护装置及气瓶存放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