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周转集水坑洞口防护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14107.X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9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洋;李昊阳;杜成林;蒙海清;刘思航;左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E02D19/10;E03F5/10;E03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志良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转 集水 坑洞 防护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周转集水坑洞口防护盖板,包括支撑架体和防护盖板本体,所述支撑架体是由若干个角钢之间互相井字形焊接连接成两个左右并排相邻的长方体,用于防护盖板的承重;所述防护盖板本体为压花钢板,所述压花钢板焊接在所述角钢上部,用于增加防护盖板整体强度及承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若干个角钢之间互相井字形焊接而成的支撑架体上设置压花钢板,对集水坑形成整体封闭,防止施工人员因光线弱的掉落、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保护,对建筑材料和垃圾进行拦截、避免掉落集水坑后期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周转集水坑洞口防护盖板。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有效利用建筑空间,大部分建筑物均设置地下室,地下室位于室外自然地坪以下,易出现雨水倒灌的情况,尤其是南方夏季雨水多。为避免雨水等淹没地下室,建筑工程师采取设置集水坑外排积水的方式解决地下室积水问题。
地下室集水坑有大开孔形,即集水坑洞口最小尺寸在1m以上,为了有效的避免因集水坑洞口防护不到位、人员移动等,导致施工作业人员掉落集水坑出现伤损情况,建筑垃圾掉落集水坑出现后期难以清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集水坑洞口防护盖板,既能提高施工作业安全,提升集水坑防水质量,又能节约集水坑清理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周转集水坑洞口防护盖板,包括支撑架体和防护盖板本体,所述支撑架体是由若干个角钢之间互相井字形焊接连接成两个左右并排相邻的长方体,用于防护盖板的承重;所述防护盖板本体为压花钢板,所述压花钢板焊接在所述角钢上部,用于增加防护盖板整体强度及承载力。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体超出集水坑每边100mm。
进一步地,所述角钢放置方向为倒L形,便于所述压花钢板与所述角钢之间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体两侧设有L型钢板,所述L型钢板固定连接于集水坑四周的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L型钢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膨胀螺栓,采用膨胀螺栓将支撑架体固定于集水坑四周地面的混凝土上,防止支撑架体产生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L型钢板与支撑架体之间通过盖板开关折页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开关折页的两侧分别与L型钢板和角钢焊接连接,使防护盖板能向上开启,便于人员进入集水坑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压花钢板的上表面焊接有防护盖板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板把手为U型且分别设在左右并排相邻的防护盖板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板本体上单独开设有开启扇,所述开启扇由组成长方形的角钢和焊接于长方形角钢上部的压花钢板组成,所述压花钢板一侧与防护盖板本体铰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若干个角钢之间互相井字形焊接而成的支撑架体上设置压花钢板,对集水坑形成整体封闭,防止施工人员因光线弱的掉落、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保护,对建筑材料和垃圾进行拦截、避免掉落集水坑后期清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图;
图2为图1中1-1方向剖面图;
图3为图1中2-2方向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14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限载效果的电动葫芦
- 下一篇:尾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