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05863.6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9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飞;黄振建;黄晶晶;曾志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金晖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1/88;E04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隔热 混凝土 砌块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领域,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吸音隔热空腔,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开设的吸音隔热空腔背面侧壁固定有多孔吸音层,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开设的吸音隔热空腔正面侧壁固定有波浪形吸音层,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固定镶嵌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设置在吸音隔热空腔的外部位置。本申请在吸音隔热空腔、波浪形吸音层和多孔吸音层的作用下对声音进行吸收和反射,从而提高该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音效果,在保温隔热层自身保温吸热材质的作用下提高该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保温隔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一般用在填充墙中使用,传统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音隔热性能不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加气混凝土砌块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音隔热性能不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吸音隔热空腔,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开设的吸音隔热空腔背面侧壁固定有多孔吸音层,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开设的吸音隔热空腔正面侧壁固定有波浪形吸音层,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固定镶嵌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设置在吸音隔热空腔的外部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音隔热空腔、波浪形吸音层和多孔吸音层的作用下对声音进行吸收和反射,从而提高该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音效果,在保温隔热层自身保温吸热材质的作用下提高该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保温隔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顶壁的中间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多组条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组条形槽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满铺效果,提高上下两组该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的两侧固定有卡合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合组件可以将水平方向上相邻两组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进行卡合连接,提高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的水平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加气混凝土卡块和加气混凝土卡座,所述加气混凝土卡块固定在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的一侧,所述加气混凝土卡座固定在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的另一侧位置,所述加气混凝土卡座与加气混凝土卡块相互卡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平方向上的相邻两组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上的加气混凝土卡块和加气混凝土卡座相互卡合,可以提高水平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顶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孔,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底壁两侧均开设有与放置孔底部相连通的放置槽,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内部开设的放置槽内腔活动设置有卡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处于上方的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上的卡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伸入到处于下方的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上的放置孔内,进而提高竖直方向上的相邻两组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卡杆为加气混凝土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气混凝土材质的卡杆可以保证上下两组吸音隔热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金晖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金晖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05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