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的模型用支撑结构及支撑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99430.4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40 | 分类号: | B29C64/40;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焦禹 |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尚景社区龙城大道85号万科时代广场3B写字楼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模型 支撑 结构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的模型用支撑结构及支撑组件。其中,模型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臂以及竖向的连接臂,横向臂的一端与连接臂连接,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支撑横向臂的下表面,第二端用于与横向臂相对的模型其他部分或与横向臂相对的打印平台接触;其中,支撑结构靠近连接臂的内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支撑结构包括与缺口相邻的支撑臂。由此,使得支撑结构不完全的粘附于模型表面,降低了支撑结构在模型上的粘附面积和黏附力,提升支撑粘附处的模型表面打印效果,减少支撑结构的材料消耗量,减弱了支撑结构剥离的困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3D打印的模型用支撑结构及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常用的3D打印技术包括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数字光固化成型(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等。这些技术一般都会将模型切成很多平行的层,然后通过逐层固化的方式来形成整个模型,当前层的成型效果会依赖于前一层的成型,各层之间一般是一种连续变化的过程,如果有两层间的某些部分产生突变,就有可能造成打印失败。为了避免突变造成打印失败,一般会生成额外的支撑结构来使得模型成功打印。
现有的3D打印中,支撑结构粘附在模型上,造成支撑结构剥离困难,影响支撑粘附处的模型表面打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的模型用支撑结构及支撑组件,使得支撑结构不完全的粘附于模型表面,降低了支撑结构在模型上的粘附面积和黏附力,提升支撑粘附处的模型表面打印效果,减少支撑结构的材料消耗量,极大减弱了支撑结构剥离的困难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的模型用支撑结构,模型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臂以及竖向的连接臂,横向臂的一端与连接臂连接,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支撑横向臂的下表面,第二端用于与横向臂相对的模型其他部分或与横向臂相对的打印平台接触;其中,支撑结构靠近连接臂的内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支撑结构包括与缺口相邻的支撑臂。
进一步地,支撑臂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缺口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或缺口位于第一端靠近第二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的厚度逐渐变小;支撑臂包括实体部分和非实体部分,实体部分包括格栅结构,非实体部分填充在格栅结构的每一个格栅单元内部和外部。
进一步地,格栅单元包括依次连续的四根肋板,四根肋板中的相对两根肋板沿第一方向分布,另外的两根肋板沿第二方向分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进一步地,横向臂下表面的外缘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一端的外缘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内部。
进一步地,模型还包括底臂,底臂的一端与连接臂连接,横向臂与底臂相对;底臂上表面的外缘在水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端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内部。
进一步地,第一端的外缘和第二端的外缘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地,支撑臂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包括梯形、三角形、半拱形、牛角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自上至下依次呈阶梯状逐渐减小;
支撑结构的第一端与需要支撑的横向臂的部位间隔至少一个打印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的模型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支撑结构,支撑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支撑结构,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结构中,位于下方的支撑结构的第一端的部分端面被设置为位于上方的支撑结构的支撑基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9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阵式旋转对接气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常保护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