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岩石的组合式沉井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6500.0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孟;王志进;朱庆波;姚昊;沙浣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颍上路西、义井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岩石 组合式 沉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岩石的组合式沉井;包括高度覆盖土壤层的沉井主体;沉井主体上方依次设有砖砌倒挂壁和圈梁,通过依次连接的砖砌倒挂壁和圈梁与地面连通;沉井主体下端设有倒挂井;倒挂井的顶板位于沉井主体内,与沉井主体的下端连接,上端的刃脚与顶板连接;倒挂井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顶管管道,在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新建检查井;新建检查井的上端设有新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筒;新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筒的上端设有混凝土井圈和铸铁井盖及支座;新建检查井和新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筒均采用混凝土现浇方式浇筑,内侧壁的四周迎水面均喷涂水基渗透型混凝土保护剂。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沉井在岩层下沉过程由于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卡在岩石中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顶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适用于岩石的组合式沉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给排水顶管工程施工工艺主要采用沉井工艺,当沉井下沉过程中遭遇岩石土层时,下沉所需技术难度大,需采用风镐、机械或爆破的方式破除岩层后方可下沉。
而且,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而发生的不当爆破操作可能会出现破坏沉井的情况。
当沉井遭遇岩石土层后,下沉所需技术难度大,岩石破除难度高,施工中需采用风镐、机械或爆破等方式破除岩层,且沉井下沉时经常出现由于沉井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沉井斜卡在岩层中的情况。
因此,对于沉井基础位于岩石的情况,如何规避沉井下沉期卡在岩层中的风险,减少破除岩石的工作量,保证沉井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岩石的组合式沉井,实现的目的是使造价更低,施工方便,能够有效防止沉井在岩石下沉过程中由于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沉井斜卡在岩层中的组合式沉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岩石的组合式沉井,设置在从地面向下依次包括土壤层、岩石层;包括高度覆盖所述土壤层的沉井主体。
其中,所述沉井主体上方依次设有砖砌倒挂壁和圈梁,通过依次连接的所述砖砌倒挂壁和所述圈梁与所述地面连通;
所述沉井主体下端设有倒挂井;
所述倒挂井的顶板位于所述沉井主体内,与所述沉井主体的下端连接;
所述倒挂井位于所述顶板以下的部分均位于所述岩石层内,上端的刃脚与所述顶板连接;
所述倒挂井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顶管管道,在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新建检查井;
所述新建检查井的上端设有新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筒,通过所述新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筒与所述地面连接;
所述新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筒的上端设有混凝土井圈和铸铁井盖及支座;
所述新建检查井和所述新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筒均采用混凝土现浇方式浇筑,内侧壁的四周迎水面均喷涂两层,合计抗渗等级要求不小于P6的水基渗透型混凝土保护剂;
在施工时,倒挂井作为建造顶管管道的结构支护,为建造顶管管道提供施工空间。
优选的,所述沉井主体、所述倒挂井和所述圈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沉井主体的内径为6000mm至8000mm;
所述倒挂井的内径为4500mm至7000mm;
所述顶管管道的直径为800mm至1600mm。
优选的,所述砖砌倒挂壁和所述圈梁之间均环绕侧壁设有若干排水管。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排水管均为直径50mm的PVC管;
每两根相邻的所述排水管之间的间距均为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6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开采地面数据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