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夹及线夹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5533.3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3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严春;王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黄梅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夹和线夹组件,线夹包括底板、第一束线结构和第一压线结构,底板具有能够贴装在板件上的贴装面,第一束线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弹性臂,两个第一弹性臂分别从底板的两侧朝远离贴装面方向弯折延伸,且两个第一弹性臂之间形成第一夹持腔,第一压线结构包括第二弹性臂,第二弹性臂从底板的一侧朝远离底板方向弯折延伸后再朝贴装面方向延伸,与板件形成第二夹持腔,第一夹持腔与第二夹持腔相对底板间隔设置以分别夹持同一根第一线材的不同部位。本公开通过第一夹持腔和第二夹持腔对同一根线材进行理线及固定,能有效避免线材跳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的内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夹及线夹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印刷电路板(简称PCB板)上方的线缆一般都是不约束或者通过橡胶垫里面的两个凹槽来达到理线和防脱的目的,通过橡胶垫来束缚线缆走线,容易造成线缆从橡胶垫中脱落;同时,所占PCB板上净空空间大,浪费PCB板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首先提供一种线夹,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夹,包括:
底板,具有能够贴装在板件上的贴装面;
第一束线结构,所述第一束线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分别从所述底板的两侧朝远离所述贴装面方向弯折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之间形成第一夹持腔;以及
第一压线结构,所述第一压线结构包括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从所述底板的一侧朝远离所述底板方向弯折延伸后再朝所述贴装面方向延伸,与所述板件形成第二夹持腔;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腔与所述第二夹持腔相对所述底板间隔设置以分别夹持同一根第一线材的不同部位。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夹还包括:
第二束线结构,所述第二束线结构包括两个第三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三弹性臂分别从所述底板的两侧朝远离所述贴装面方向弯折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三弹性臂之间形成第三夹持腔;以及
第二压线结构,所述第二压线结构包括第四弹性臂,所述第四弹性臂从所述底板的一侧朝远离所述底板方向弯折延伸后再朝所述贴装面方向延伸,与所述板件形成第四夹持腔;
其中,所述第三夹持腔与所述第四夹持腔相对所述底板间隔设置以分别夹持同一根第二线材的不同部位。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满足平行条件,且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第三板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束线结构和所述第二压线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束线结构和所述第一压线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比所述第二侧更靠近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四弹性臂从所述第一侧朝远离所述第二侧方向弯折延伸后再朝所述贴装面方向延伸。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相比所述第四侧更靠近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弹性臂从所述第三侧朝远离所述第四侧方向弯折延伸后再朝所述贴装面方向延伸。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束线结构相比所述第二压线结构更靠近所述第三板体设置;所述第二束线结构相比所述第一压线结构更靠近所述第三板体设置。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线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远离所述第三板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压线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远离所述第三板体的一端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线结构相比所述第一束线结构更靠近所述第三板体设置;所述第一压线结构相比所述第二束线结构更靠近所述第三板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5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电流谐振电容器
- 下一篇:双点胶装置及点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