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矿用切割槽构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4755.3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7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梁耀东;熊信;罗增武;李新;陈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沐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8 | 代理人: | 谢浪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矿 切割 构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矿用切割槽构筑结构,旨在降低传统切割槽施工爆破振动对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采矿效率。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矿用切割槽构筑结构,在同一分段矿房的待开采区与回采充填区之间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将所述待开采区的矿体与所述回采充填区的充填体隔开,所述待开采区的凿岩巷道内设有支撑所述充气气囊的充填挡墙,所述充气气囊放气回收后留下的空位直接构成切割槽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矿用切割槽构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山采场回采之前,先要进行采准、切割工作,其中切割是进行矿房回采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采场的端部布置切割巷道,以切割巷道为起点再施工切割天井,在切割天井的基础上,以天井作为自由面及其提供的补偿空间,采用爆破方式全断面竖直拉开采场形成切割槽。切割槽形成后,以切割槽为自由面,为采场爆破提供足够的补偿空间,以此向采场另一端后退式回采。目前常用的切割槽形成方法根据有无切割天井方式,主要包括有切割天井拉槽和无切割天井拉槽,主要方法包括无切井楔形拉槽、中深孔全断面拉槽、切割天井拉槽、大直径深孔拉槽、束状孔球状药包拉槽等。
为了控制地压,往往需要在采场分段回采完成后进行采场充填。在采场长度不大的情况下,由于整个采场顶板暴露面积较小,两侧矿岩的暴露时间较短,一般只需拉槽一次,在回采完毕后在采场端部构筑充填挡墙,一次性充填即可。但在采场长度较长或者矿体中间有夹层时,在同一分段中划分2个及以上的采充循环,即在上一个循环结束后要先构筑充填挡墙再进行充填,待充填体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次进行拉槽和继续开采。由于爆破夹制作用以及采场端部往往处于矿岩交界,切割槽的形成受岩体稳定性和有限补充空间的制约,施工比较困难,安全性差。而在有多次采充循环的情况下,拉槽位置则处于充填体和矿体交界处。由于充填体强度较低,爆破振动对充填体造成强烈扰动,容易造成失稳、垮塌等安全隐患,并增加了矿石贫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矿用切割槽构筑结构,旨在降低传统切割槽施工爆破振动对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采矿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矿用切割槽构筑结构,在同一分段矿房的待开采区与回采充填区之间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将所述待开采区的矿体与所述回采充填区的充填体隔开,所述待开采区的凿岩巷道内设有支撑所述充气气囊且能够拆卸的充填挡墙,所述充气气囊放气回收后留下的空位直接构成切割槽空间。
具体的,所述充填挡墙底部设置滤水口和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充气气囊的充气嘴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凿岩巷道内的充气泵连通。
具体的,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展开后,利用锚钉和锚绳紧贴固定在待开采区端部岩壁上。
具体的,所述锚绳铺设在所述充气气囊面向所述回采充填区的端面上,所述锚绳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回采充填区底部的所述锚钉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上一分段矿房的凿岩巷道内的所述锚钉连接。
具体的,所述锚钉带有方便所述锚绳连接的弯钩。
具体的,所述待开采区的采场岩壁采用光面爆破。
具体的,所述采场岩壁上喷射有一层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待开采区与回采充填区之间设置能够充气或放气的充气气囊,并在待开采区的凿岩巷道内设有常规简易可拆卸的充填挡墙,实现对回采充填区充填体的密闭和滤水,利用充气气囊放气回收后留下的空位作为下一循环开采时的切割槽空间,因此待开采区回采时无需再次爆破拉槽,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采矿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4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